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战后资本主义大繁荣的形成和破产》 二十 未来展望 由于战争的影响,1945年的资本主义体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到了80年代初期,年复一年的经济停滞,又留下了堆积如山的问题。而在这中间却出现了历史上最可观的繁荣时期。 虽然发达国家在繁荣时期有了巨大的转变,但是它们仍继续受资本主义逻辑的驱使。它们的动力仍是资本积累。在资本积累中,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全靠阶级之间特定关系的支撑。积累的成功主要取决干雇主能否充分控制雇员以确保顺利进行生产和盈利的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条件,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是有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这些关系的关注使资本主义复苏,扩张、危机和失业各连续阶段保持了首尾一致的状态。 这样的探讨对我们了解过去的情况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它并不为预测将来提供任何简单的公式。在回顾历史时,论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常常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过去40年里的某些决定性时期,未来是完全未知的。战后的激进主义先是被接受,后来又被果断地放弃了。这是因为从全世界范围来说,资本主义力量比社会主义力量强大。事后看来,对双方力量的强弱可以很清楚地作出估价,但是在当时,力量对比情况仅能被谨慎地注视着而且是有条件的,力量强弱之分只能在事态冲突中充分显现出来。对战后时期的研究能够弄清楚那些决定将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还不能确切预测各种力量冲突的结果。 基本的经济问题是,过去10年中发生的停滞是否还会持续下去,或者说接着将要发生的是一场灾难性的经济崩溃,还是一个复苏和持续扩张的时期。 持久的经济复苏只能建立在积累高涨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生产率的增长达到50年代和60年代那样的高度,为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以及同工人阶级和解提供基础。必要的先决条件是恢复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充分控制,只有这时雇主才会真正相信经济增长不致被通货膨胀上升和利润遭到侵蚀所搅乱。他们怀着这样的信心就可能促使政府采取扩张的措施,提供增加的市场以促进投资,而这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推进经济扩张。我们认为,10年的大量失业都没能恢复上面所说的那种控制程度,更不用说恢复只有在更有利的经济环境里才能保持的那种信心了。 在收入政策上的种种尝试以及与工人在改组生产上的合作,也不会恢复这种信心。雇主们要求的不仅是好心肠,而是更多的东西。撒切尔和里根的货币主义政策已经是够大胆的,而任何试图通过推行比撒切尔和里根走得更远的货币主义政策来恢复雇主们可接受的控制程度,都会冒促使工人阶级产生巨大的政治反抗的危险,也将冒把资本主义经济推入无法停止的滑坡的危险。 不能排除在将来的某一时候会有持久的资本主义发展这种可能性,但是如果不经过长期的社会动乱,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较少的罢工次数、质量小组、微型集成电路之类的技术以及选出某些右翼政府,当然都不能证明这种基础(指恢复持久的繁荣)的建设正在接近于完成。 假定持久的经济复苏没有很快出现,那么可能会出现经济崩溃吗?除非对工人生活水平的巨大冲击达到高峰,否则,稳定的工人消费不致会引起较大的下降趋势。将政府支出作大量削减达到足以引起经济急剧下降的局面,这实际上意味着摧毁整个福利国家。实际工资和政府支出,到现在为止已经证明是极富于弹性的。工人阶级在50年代和60年代斗争获得的利益,甚至在大量失业的条件下,也是很难逆转的。在发达国家中工人阶级必需遭到政治上的失败(远远超过他们至今遭受的任何打击),才能为大幅度降低工人生活水平和削减社会服务提供基础使之达到足以引起经济衰退的程度(即使在当时,这种影响也可能被大量增加的军费支出抵销)。这种智利式的失败只能发生在社会大动乱之后的时期,而现在还看不出会有这种迹象。 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导致剧烈的螺旋形下降吗?例如,美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在掀起的一场禁止日本进口商品的重大运动,似乎仅是对经济停滞的影响进行重新分配。日本大量生产输出品的工业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受到这种打击,从而将第一次面临严重的失业。在欧洲和美国这种工业会有些许恢复。但是如果日本的工业失去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它将被迫把大量的出口商品投向第三世界市场(见第十七章)。欧洲和美国的出口工业将受到损害,可能同抵制进口商品的工业所得的利益相等。既然出口工业具有更大的活力,出口可能受到的严重削减很可能会导致整个积累下降。股票市场将受到打击,信心将进一步下降。 如果贸易保护主义取得了成功,日本就会被迫大力进行紧缩以便把进口支出削减到与较低的出口销售额相一致的程度。向其它地方进行补偿性的贸易扩张也是没有保证的。全力以赴的贸易战实际上至少将加剧经济停滞。 投资是总支出中变化最大的部分。投资的崩溃可能会导致经济的大幅度下降吗?投资急剧下降最有可能是国际信贷体系的危机造成的。企业依靠不断地更新贷款以便保持股票持有数和投资的水平——并且依靠扩充信贷为经济增长筹集资金。猛烈的信用收缩将引起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使生产远远落后于销售。企业将削减新建工厂和机器的投资以便能够从现金流量中偿还贷款。急于解雇工人将进一步减少消费支出。这时,产量和就业的严重下降完全是意料中事。 以极端的方法来运用货币主义政策可能导致这种信用崩溃。但各国政府不可能把货币压缩如此之紧,以致引起国内市场崩溃。将迫使中央银行利用可行的老练手法使信贷体系多少维持平衡,从而防止因信用危机而强化未来下降趋势的影响,这样做也许可能象1974—1975年那样,避免灾难的发生(见第十三章)。 国际信贷结构似乎更加脆弱得多。例如拉丁美洲借债国大量拖欠贷款,尤其会对美国主要银行的生存造成威胁。如果当局不能防止银行业的倒闭,那么国内信贷系统将陷于瘫痪。这对于投资以及严重依赖信贷的工人对耐用品的消费和建房支出来说,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识到这种可能性,不得不对银行的活动与债务国的政策进行协调。到目前为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避开这一灾难。但它不可能跳出这个深渊。大部分负债累累的国家转向社会主义方向,虽然并不表示立即拒绝还债,但却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控制事态发展方面处于非常软弱的地位。这使得美国和其它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大量花费纳税人的钱去对那些贷款的偿还前景有明显危险的银行进行补偿,以设法维持银行业的信心。这种大量的拖欠贷款,以及它对发达国家信贷体系的灾难性影响是不能不加考虑的。 除了这种崩溃之外,最近10年来所经历的那种经济停滞未必是动荡不定的。比较廉价的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也能产生较低的但是稳定的积累率,尽管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即使较低的积累率也能引起一定程度的生产率增长,能够提高就业职工的实际收入,尽管失业水平会很高并可能不断上升。如果政府支出缩减,那么税收也可能稍有减少,从而促进消费。即使利润率大大低于繁荣时期,投资水平也可能缓慢上升,以保证实现盈利的缓慢增长。发达国家之间的持续贸易为新的生产能力代替旧的生产能力提供了某些机会,即使贸易总增长率很小。通货膨胀也可能高于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如果增长加速,可能威胁经济起飞,但不会马上危及经济运行。 1975年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大体上是沿着这条线发展的。他们完全可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暂的上升和下降,特别是,如果政府打算通过扩大需求或加强紧缩打破这一格局,希望沿着撒切尔主义的路线(见第十八章)为再度扩张扫清道路时更会如此。没有什么内在的原因可以说明资本主义一定要处于不是繁荣就是萧条的局面。 近10年来持续的经济停滞是由阶级之间的对峙造成的。雇主们面对着因经济繁荣而变得非常强大的工人阶级,已经不可能重温1947年后那一段时期的成功,已经不可能使他们的控制达到所要求的那种程度。工人也已经不可能保证充分就业,因为任何当选的左翼政府都想在避免与资本主义断然决裂的条件下追求充分就业这一目标,而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危机的压力迫使这些政府这样做的。持续的停滞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即以因失业和公共服务愈益恶化而受蹂躏的生命而言,进一步证明:应当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道路,以便打破这个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