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资料汇编·工人福利待遇的浮沉:1946-1956
上一页 |
(1951.03.08)
做好女工福利工作
对推动生产作用极大
一年来各地工厂女工福利工作已初步展开。凡是女工福利工作做得好的工厂,对提高女工们的生产情绪都起了重大作用,因此生产成绩也不断增高。
根据全国六大行政区二十九个城市的统计,公私营工厂共设有托儿所、哺乳室二百八十六处,受托儿童一万一千九百多名。由于托儿所数量的增加,女工们的工作效率也随着提高。
对怀孕女工的照顾,是工厂女工福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地一般较大的公营工厂,如天津、上海、青岛、旅大等地的纺纱厂,大都订立并执行了怀孕女工生产假期待遇的规定。沈阳、哈尔滨、山西等地的某些工厂并规定: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工不作夜班,不加工,必要时并给予调换适当工作的方便。上海国营棉纺织第八厂,并订立了照顾怀孕女工的互助公约。
各地工厂在女工的劳动条件上,安全卫生设备上和妇婴卫生教育上,都有了注意和改进。去年五月,上海、天津、青岛及东北的一部分工厂,组织了医务人员为女工检查身体,初步了解了女工的健康情况。上海成立了工厂妇婴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津组织了工厂妇婴卫生、儿童保育工作研究小组。哈尔滨各工厂一年中举行了二十八次卫生讲座。
一年来,各地工厂女工的福利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一工作的开展和深入远不及全国女工的客观需要。据调查,各地女工中还严重地存在着职业病、妇科病和肺病等。各地工厂的医药设备也是简陋的居多,尤其缺乏妇科病的专门医师。有的工厂在生产竞赛和突击工作中忽视了怀孕女工的特殊生理情况,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情况都必须加以改变。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