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资料汇编·中共建国前后劳资两利政策演变:1946-1952
上一页 |
(1950.06.03)
京津建立劳资协商机构的经验和收获
天津市七十余家私营企业 劳资关系开始步入新阶段
【新华社天津一日电】自去年十一月以来,天津市已有恒源纱厂、北洋纱厂、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公司等七十余家工厂、商店建立了劳资协商机构,并已做出初步成绩。该项机构的组织形式包括劳资协商会议、工厂管理委员会、生产计划委员会等十余种。协商机构一般是在以下三种 情况之下建立起来的:一、厂内产销情况比较正常,劳资双方也都比较了解政策,为进一步作好生产,改进业务,经劳资双方商讨并同意之后而建立起来的,如天昌机器厂、大新织染公司等。二、为改善劳资关系,解决劳资间久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使劳资协力作好生产而建立起来的,如北洋纱厂等。三、为克服目前产品销路与经营中的暂时困难而组织起来的,如汇昌铁工厂、利中酸厂和中华百货售品所等。但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或以何种形式建立起来的,各组织都已有了初步的成绩,使劳资关系开始步入了新阶段。
工人们积极性提高 资方经营信心增强
首先,劳资协商会议成立后,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有些私营工厂的职工已和公营工厂一样展开了生产节约、竞赛运动;有些工厂、商店的工人,为协助资方克服目前困难,主动地与资方签订临时协定,降低薪资或生活水平。这种积极生产与克服困难的结果,使各厂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一般工厂和商店的生产和营业情况逐日好转。如北洋、恒源纱厂自开展红旗运动后,产量逐月上升。北洋三月份纱的日产量较二月份提高百分之四点七,四月份又比三月份提高百分之八点九。恒源纱厂四月份的正布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七,创该厂空前纪录。长城橡胶厂,经职工耐心研究改进后,使胶鞋底的废边率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久大精盐公司、永利碱厂和国光橡胶厂、光华造纸厂、瑞蚨祥绸缎店等单位职工,为协助资方克服目前困难,都适当地降低了工资或生活水平。工人阶级这种伟大的克己精神与高度的政治觉悟,鼓励了资方的经营信心。如汇昌铁工厂、长城橡胶厂等工厂的资方,都自动向工人表示愿意放弃自己“减薪裁人,缩小经营”的消极打算。同时由于劳资关系的趋向正常和某些工厂的生产好转,职工福利也随之得到逐步改善。北洋、达生、仁立、东亚及南洋橡胶厂等也改善了工人福利的设备,有的修筑了工人食堂和澡塘,有的在车间增设了痰盂和热水桶,有的改善了车间的光线和厕所。
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已开始改变
其次,经过劳资协商,各该工厂、商店中某些旧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已开始被改变,科学的民主管理的新制度已被逐步树立起来。如北洋、恒源、达生三大纱厂,于劳资协商会议成立不久之后,便宣布废除搜身制,并先后树立了考勤、奖惩、检验等制度。北洋纱厂的协商会议,于发现该厂摇纱间的生产方法的缺点之后,为进一步提高生产与改进质量,实行了新的工作法。恒源纱厂的劳资双方,为加强协商会议与车间工人的联系与及时解决车间的问题,更建立了协商会议与工人群众之间的桥梁组织——车间生产会议。为保证红旗竞赛运动的顺利开展,该厂协商会议又通过了临时劳动保险条例。利中酸厂:根据厂内生产情况,实行了定时定员制。新的工厂管理规则和奖惩办法、劳动纪律亦在草拟中。在商店中,中华百货售品所、正华绸缎庄等,转变了过去不适时宜的经营方针与方式。这种管理制度与经营方针的转变,不仅有力地改善了劳资关系和改进了生产与营业情况,而且为进一步实行民主管理和克服目前困难、维持与发生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还有不少问题尚须及时解决
但是目前一般劳资协商组织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及时加以解决: 一、在建立劳资协商组织过程中,由于缺乏政府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而劳资双方对这种组织也缺乏明确与一致的认识,这些组织的形式和内容还很零乱。有的双方代表名额多少也不固定。不少工厂、商店的协商内容拘限于单纯讨论、制订生产计划,而对于有关改进生产管理、业务与职工待遇等重要问题,则很少协商。这就失掉了劳资协商的实际意义。
二、不少工厂、商店的劳资双方,由于不十分了解劳资协商会议的意义和作用,在协商中发生了两种偏向:一种是有的资方对协商缺乏诚意,处处企图“利用”工会,管制工人,或以克服困难、度过难关为借口,强调降低工人工资和生活水平,以达资方一利的目的;另一种是,有的劳方代表单纯为了解决工人福利问题,或在协商会议上,借口“群众意见”、“民主决议”,强求对方接受与执行自己的意见。
三、目前津市一般工厂、商店的劳资协商组织,有些尚不很健全。没有定期会议制度,没有明确的会议内容和一定的协商程序等。不少工厂、商店的劳资双方,没有将这种组织看作是改进业务作好生产的最好的组织形式,而是把它当作一种临时性的组织,因此,也就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