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资料汇编·毛时代职工工资的变迁:1947-1965
上一页 |
赵云岫 崔良臣 (1957.12.23)
事实证明
壮工、勤杂工的工资的确太高
人民日报11月30 日三版发表的李文金等几个壮工的意见:认为“建筑业的普通工和别的普通工不一样,干的活累,吃的多,穿的费,我们壮工目前的工资不算高”,我认为是不符实际的。我们现在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度,如果能达到定额,那末,每个壮工(以二级工为标准)每天就可以拿到一元八角贰分的工资。根据我们土建工程处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所有普通工只要工作不偷懒,都能达到定额。用我们处10月份近百个普通工小组为例,他们平均达到定额111.83%。这个效率在全年中也是正常的。其中如王三畏领导的小组达到定额的179.91%,刘秀云领导的小组达到169.53%,个别小组在7、8月份还达到定额的200%。这就是说,一个普通工每天差不多都拿到两元以上甚至三元左右的工资。这比一个三级木工拿的工资还高,比农民每天的劳动收入当然更高。
包头市石拐矿区土建工程处 赵云岫
我看到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普通工和勤杂工的工资待遇的暂行规定草案后,从心眼里拥护。我们厂的普通工和勤杂工的工资待遇,就有些偏高。拿福利科的工友来说吧,他们每天做的是提水、扫地、看澡塘子、卖水票、看房子等工作,每月工资多的五十二元八角七分,少的四十元。还有二十多人组成的“享受队”,主要是清除垃圾,每人八小时干的活,赶不上别人两小时干的多。可是他们的月工资大多数是五十二元八角七分。我们矿渣输送组,也是干计时工作。我们每天除检查机器、润油和供应六百多吨矿渣外,还要推四小时铁粉、原煤和天然焦等工作,晚上还得上夜班,我们的劳动量比“享受队”不知多多少。但我们矿渣组共十二个人,月工资最高的也是五十二元八角七分,最低的是四十五元一角八分。对比一下,勤杂工和“享受队”的工资显然是太高了。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不但农民对他们有意见,我们的意见也很多啊!
抚顺水泥厂原料车间矿渣组 崔良臣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