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资料汇编·毛时代职工工资的变迁:1947-1965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改革工资制度 被服厂生产效率提高(1949.08.14)

  (1949.08.14)

  【本报讯】北平被服厂工人为前方战士积极赶制冬装,二十天来生产效率有显著提高。前车工人七月二十日每人平均生产棉军服四·三五套,八月十日即增加到七·一七套。军帽生产,七月二十六日每人平均二五·六二五顶,八月九日增加到四六·六六顶,产量增加了将近一倍。

  这次生产效率的提高,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更合理的改革了工资制度。过去,前车工人每作一套活可得小米十一两,另外,无论作多少,每人每月都可以得到主食费、福利差额、例假津贴及服装折价等小米一五四·七五斤,因此,熟练工人生产超过定额而工资差额却很小。这次赶制冬装任务开始时,领导上首先改革了旧的工资制度,取消了主食费等固定工资,而将每件工资提高到一斤十一两小米,因而刺激了大家的生产情绪。四缝纫部常树珩、史全、王景春、郝德亮,每天都能作出五十顶军帽。有的女工怕落后,正向行政上要求住在工厂里。弹花部职工,为了不落后,自动的发起生产竞赛。这次开工的时候,一天才弹出三、四千斤,现在一天一夜的生产数额已达到了一万二千多斤。工人们表示,他们还要再提高一步。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