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 通过凉山彝族拼音文字草案(1956.12.29)

  (1956.12.29)

  据新华社成都27日电 24日闭幕的彝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通过了关于凉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草案)的决议。

  居住在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四省的三百二十多万彝族人民,方言土语相当复杂。会议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全国彝族不可能使用一种文字方案,先确定彝族北部方言(即凉山彝族地区的方言)的文字方案是必要的。

  在这部分方言区的彝族约有一百三十万人。

  凉山彝族原有一种老彝文,对保存和发展凉山彝族文化曾经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字形、词汇和书法上有许多不便,很难充分有效地适应现代生活各方面的需要。因此,从1951年起,一些语言科学家在当地人民帮助下就制定了一种实验拼音文字。这次会议通过的拼音文字方案(草案),就是以当时创立的实验拼音文字为基础再加以修正补充而成的。会议指出:这个拼音文字方案(草案),将大大有利于凉山彝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云南、贵州、广西彝族文字问题的解决,也将有很大的帮助。

  会议认为:在彝文进行改革的同时,对于原有彝文应该加以珍视,并通过它来研究彝族人民的文化遗产。

  这次会议从18日开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在成都召开的。


《人民日报》资料汇编·彝族地区与社会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