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拿巴巨手与民主改革
- 国民党血腥统治下的彝族人民(1949.10.03)
- 西康省西昌县红毛妈姑区 成立彝族自治政府(1951.02.26)
- 在人民政府大力扶助下 西康彝族完成拼音文字设计工作 为彝族人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1951.03.05)
- 西康昭觉成立彝族自治区县人民政府 彝、汉、苗各族人民举行集会热烈庆祝(1951.05.10)
- 小凉山区彝族人民欢度年节 国营贸易公司减价供应年货(1951.12.08)
- 毛主席的阳光照进大凉山彝族人民得到了幸福生活(1952.10.07)
- 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2.10.18)
- 宁南县彝族人民加强了团结(1953.09.12)
- 关岭县坡舟乡彝族农民第一次使用挞斗掼谷子(1953.10.27)
- 凉山彝族自治区进行春耕(1954.04.21)
- 西康省西昌专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区 彝汉农民积极生产虫蜡支援工业生产(1954.05.17)
- 西康省涼山彝族自治区 举行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4.07.09)
- 彝族人民团结起来了(1954.09.29)
- 凉山彝族人民医疗条件改善(1955.03.14)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1956.02.19)
-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主改革——王海民代表的发言(1956.06.30)
- 中央慰问团在昭觉开慰问大会 传达中央对凉山彝族地区人民的慰问 勉励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完成民主改革(1956.11.22)
- 马边彝族地区 第一个高级社 第一个丰收年(1956.11.29)
- 彝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 通过凉山彝族拼音文字草案(1956.12.29)
- 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地区完成民主改革 六十多万奴隶和劳动者当家作主 建立起许多农业社和互助组,跨世纪向社会主义迈进(1957.01.16)
-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里(1957.02.17)
- 少数民族幸福生活的起点 罗大英谈四川彝族地区的民主改革(1957.03.12)
- 迎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大辩论 峨山彝族自治县训练干部(1957.10.29)
- 云南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和蒙自专区合并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1957.11.20)
- 云南已建立八个自治州十一个自治县 少数民族聚居区基本实现区域自治 小凉山彝族人民粉碎奴隶制度枷锁奔向社会主义(1958.04.29)
- 宁蒗彝族自治县土地改革完成 两万六千多名奴隶变成土地主人(1958.06.10)
- 我国民族团结不容破坏 瓦渣木基代表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痛斥外国干涉者(1959.05.07)
- 党在小凉山扎下了万年根 小凉山彝族地区普遍建立党、团组织(1959.07.01)
- 彝族人民踏上了社会主义大道(1959.11.08)
- 坚持政治挂帅 办好公共食堂 普贵忠代表说:楚雄彝族自治州公共食堂稳如大山(1960.04.09)
- 彝族人民粉碎奴隶制枷锁沿着社会主义大道迈进 大小凉山生产建设蓬勃发展(1963.12.11)
- 云南培养出大批少数民族专业人材 凉山彝族自治州许多过去的奴隶成为技术人员(1964.02.17)
- 锅庄娃子闹翻身——记彝族翻身奴隶创办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64.03.23)
- 七千多彝族翻身奴隶光荣入党 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凉山 他们在工作中阶级立场鲜明关心群众疾苦受到广大社员爱戴(1964.07.01)
- 凉山有了第一代彝族医疗卫生人员 每个县都建立了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每个乡都有了卫生所,全州共有卫生技术人员一千一百多名(1965.08.07)
- 楚雄彝族自治州各级革委会充分发动群众 自力更生兴修山区小型水利工程(1970.08.14)
-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 大批彝族干部参加州县领导工作(1972.01.13)
- 楚雄彝族自治州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方针 统一规划农机生产 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1974.07.30)
市场之手
- 第一代彝族铁路职工迅速成长(1980.10.15)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采取十项措施 加强边疆民族教育工作(1981.01.31)
- 昭觉县八十一名彝族知识分子担任领导(1983.04.23)
- 请到凉山来——访凉山彝族自治州两位女代表(1987.03.28)
- 凉山民族经济后来居上首届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八月举行(199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