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201.记秀臣博士(1984.06.24)

  冯宗友 (1984.06.24)

  我在柬埔寨工作期间,住所门口的土路上,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一位头戴米黄色凉帽的老人,他就是受人尊敬的柬埔寨爱国医学博士秀臣。

  秀臣博士同秀宗、秀木和秀蒲拉西是亲兄弟,出生于柬埔寨几个有名的大家族之一——秀氏家庭,弟兄四人都在柬埔寨国内外为抗越斗争做出自己的贡献。

  秀臣博士今年六十四岁,中等身材,体胖而结实,脸色红润。他虽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走路时步伐矫健,青年人与他同行都得一路小跑。他双目炯炯有神,脸上总带笑容,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慈祥的长者。他在医学方面很有造诣,长期从事外科手术。一谈起医道和病例来,他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是一接触到自己那不平凡的经历,他就不愿讲了。去年12月下旬,经过多次要求,他终于同意采访,并向我们讲了他的往事。

  1951年,秀臣在法国巴黎医科大学毕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到柬埔寨工作。在抗美战争时期,他曾任卫生大臣,后任卫生部长,现任民柬联合政府卫生和社会事务协调委员会成员和民柬红十字会第一副会长。他身居高位,但从离开医务工作,凡有重大难做的手术都由他亲自动手。我们参观时,就亲眼看到过他给病人做一个大手术。他十分熟练地操作,只用两个来小时就解除了患者长达一年的病痛。

  秀臣是柬埔寨医务界的老前辈。他医术很高明,并乐于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青年人。经他多年教育培养的年青医务人员目前正战斗在全国各地。我们无论在柬埔寨的西部、北部或东北部访问,只要参观医院,一打听,许多医务人员都是秀臣培养的。他,真称得上挑李满天下了。

  当我们问到,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一直同柬埔寨人民同甘共苦时,他沉思片刻后说:“五十年代初,我在巴黎医科大学毕业时完全有条件在法国定居并找到工作,但那里不是我的祖国,我是高棉人,在柬埔寨才有我的工作和事业,我学得了本领一定要为柬埔寨人服务一辈子。”

  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秀臣博士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始终站在人民一边,勤勤恳恳地为柬埔寨人民服务。1951年,秀臣回国后,就到当时金边市唯一的一家大医院工作,热情而耐心地给贫苦群众看病。就这样他一直工作到六十年代未期。

  朗诺集团发动政变后,柬埔寨国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在这关键时刻,秀臣于1971年初毅然带着妻子和三个女儿投奔解放区,同人民群众一起坚持斗争,直到全国解放。解放刚两周,组织上就把秀臣从解放区接到金边市工作。1978年底,越南当局对柬埔寨发动了野蛮的侵略战争,柬埔寨爱国力量被迫撤出金边。秀臣和其他老弱病残者在少数战士保护下经过十七昼夜的艰苦行军,才到达较安全的地方。当时泰国报纸把他们这次行动称为“柬埔寨的长征”。

  说到这里,秀臣呷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后说,他有生以来已经历过抗日、抗法和抗美三次战争,目前正进行的战争是他经历的第四次战争。现在,形势正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在过去极端困难的时期,这位坚定的爱国者对斗争前途没动摇过,现在则更确信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人民的。这时我们见到秀臣脸上露出了笑容。

  谈着谈着,热带丛林中的小鸟叫声传入我们耳朵,天色已近黄昏。为了让秀臣博士能及时休息并免遭蚊叮虫咬,我们只好结束这次难得的采访。临别前我们索要些他的著作和他保存的文凭、手术器械等以便拍电影用,秀臣风趣地笑着说:“我的著作和用过的医疗器械过去保存不少,但在激烈的战争中几乎全丢光了。现在只剩这本《人体解剖生理学》和几件医疗器械,就送给你们留作纪念吧!至于大学文凭等证件早就丢光了。如你们非要不可,那只好写信让巴黎医科大学补发了。”他的话引起在座的人一阵大笑。

  我们与秀臣博士握别了。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柬埔寨人经常讲的爱国主义精神之所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仅存在于秀臣博士一人身上,而且也广泛地存在于每个不愿当亡国奴的高棉人身上。


红色高棉运动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