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的经济发展(1981.03.26)


   

  徐德文 

  在中部非洲有一个美丽多山的国家,它在地图上的形状很象一颗心脏,因此人们称之为非洲的心脏,这就是布隆迪共和国。布隆迪幅员不大,但象其它非洲国家一样,人们都生气勃勃地在为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而辛勤劳动着。
  最近,从这遥远的非洲心脏传来令人振奋的喜讯。布隆迪总统巴加扎向报界宣布:近四年来,布隆迪出现了独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和平和持续繁荣的时期,国家收支平衡,外汇储备增加,粮食、棉花丰收。布隆迪农牧业部农业司总司长不久前说,布隆迪结束了进口粮食的年代,1980年出现了第一次粮食自给有余,今年不仅毋需进口粮食,还可出口大米500吨。
  布隆迪的自然条件很好,尽管邻近赤道,但因面临大湖、背靠高山,气温常年如春,雨量充沛均匀,土壤肥沃,植物可以全年生长。矿藏有锡、钨、金、钽、镍等。但过去却是个落后的农牧业国,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上最穷的25个国家之一。1962年布隆迪宣布独立后,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民族经济,但是,由于部族之间不断发生摩擦,政变频繁,经济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1976年11月,巴加扎就任总统后,促使民族和解,加强社会治安,提倡发展民族经济,优先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扶植工商业,打击贪污贿赂,投机倒把,从而推动了布隆迪人民为发展民族经济而努力。四年来,政府措施有力,并得到人民支持,民族矛盾较前缓和,政局比较稳定,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布隆迪是非洲少有的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一直存在着人多地少的问题。由于政府改革了土地制度,废除了农奴契约制度,没收了前政权高级官员大量多余的土地,开垦了荒地,开发了沼泽地和河谷地区,缓和了土地不足的问题。政府还大力发展排灌系统,推广良种,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传授先进耕作方法。1980年的农业生产,除咖啡外都获得了丰收。
  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布隆迪政府还注意发展畜牧业,农牧结合,以牧养农。政府每年贷款5.5亿布隆迪法郎,用于保护和改善牧场,引进牲畜良种和防治畜牧疾病。近几年来,畜牧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2%。全国现有牛80万头、羊90万只,每年可提供商品肉15,000吨,奶52,000吨。
  在民族教育事业方面,1980年,这个国家新建小学教室近200个,开办了一些中学和中等技术学校。目前小学生达十七万多人,比1979年增加了一万多名。中等学校学生一万三千多人。现在小学实行免费教育,中学取消寄宿费。政府还确定,扩大高等教育,大学生人数将从目前的一千一百多人增加到1982年的三千多人。
  在公用事业方面,过去由于财政拮据,几乎没有投资。今年1月,巴加扎总统签署的投资特别预算中,为公共工程、装备和住房部提供了十三亿多布隆迪法郎的投资。
  尽管经济有所好转,但这个非洲小国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内陆国的不利条件,以及盗窃和其它犯罪活动等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