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梦孜 (1990.01.24)
智利是南美重债国之一,八十年代初深受债务危机的困扰。近几年来,为切实减轻债务负担,智利大举推行债务资本化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一九八五年以来的几年时间内,智利依靠债务资本化减少的外债高达六十七亿美元,使外债总额有所下降。一九八五年智利外债总额为二百零五亿美元,一九八七年下降到一百九十二亿美元,一九八九年进一步下降到一百八十五点五亿美元。负债率从一九八七年的百分之五十二下降到一九八八年的百分之二十三;偿债率由一九八二年的百分之七十三下降到一九八八年的百分之二十八。智利推行债务资本化不仅直接减少了外债,而且由于它的成功还吸引了国外投资。过去两年内,智利依靠债务资本化仅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吸收的投资总计就达十三亿美元。与此同时,它还吸引了十四亿美元的外资金重新流回国内。一九八七至一九八九年,智利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率分别为百分之五点六,百分之七点四和百分之八),这显然与吸引外资是分不开的。
债务资本化是把外债转换成债权国在债务国的股权资产。债权银行利用二级市场以一定的折扣出售或转换债务国的部分债务,购买折扣债的国内外企业、本国居民可到债务国中央银行按票面额兑换成当地货币,然后就地投资或购买股份。除了智利经济已有一定基础和有关债务各方的合作外,它的成功是由以下一些主要因素决定的。
第一,较为发达的金融、证券市场。一九八○年智利颁布证券立法后,金融、证券方面的法规、措施逐渐建立,金融、证券市场发展较快。目前已达到发展中国家同类市场中等规模的水平,交易额达到一百五十亿美元左右。
第二,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债务资本化会增加本国货币的需求,从而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为防止通货膨胀加剧,智利政府采取向投资者支付为期十五年的通货膨胀指数保值债券,而不直接支付比索。投资者可利用智利国内的资本市场兑换成现金,再进行投资或购买国有企业股份。这样,中央银行没有通过印发新钞票来满足债务转换的货币需要,避免了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智利虽然大举推行债务资本化,但并未因此引发剧烈的通货膨胀。一九八八年,智利的通货膨胀率是拉美地区最低的,仅为百分之十二点七。
第三,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几年来,智利经济经过紧缩、调整和发展,宏观经济管理取得成效。如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七十年代的百分之四十三点五下降到一九八八年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三,同期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百分之十三下降到百分之十,宏观经济发展较为协调。智利政府还制订了吸引外资的政策,特别是一九八七年二月颁布的《外国投资条例》,详细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及本国企业居民参与债务资本化的条例,保证了债务转换参与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