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57.两伊战争使双方石油工业遭到严重破坏(1980.10.03)

 

  新华社 (1980.10.03)

  据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伊拉克和伊朗不宣而战以后,双方互相空袭和炮击对方的石油设施,两国石油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石油工业是伊朗和伊拉克的经济命脉。在这次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爆发前,伊朗日产原油150万桶(去年2月伊斯兰革命前是日产6百万桶),出口70万桶。伊拉克日产原油350万桶,出口3百万桶。石油是两国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9月22日伊拉克同伊朗武装冲突爆发后不久,两国的飞机、大炮、舰艇就开始袭击对方的油田、炼油厂、输油管道、贮油罐和装卸终点站等石油工业设施。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近几天来,伊拉克北部的主要产油中心基尔库克、埃尔比勒和摩苏尔城、伊拉克最大的炼油厂之一——巴格达附近的达乌拉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是伊朗空袭的主要目标,基尔库克石油城85%的石油设施已遭破坏。伊朗飞机还轰炸了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中心——贝克尔港。伊朗的炮艇轰击了伊拉克法奥岛上的两个石油终点站,并从海上袭击了巴土拉附近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伊拉克军队则对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伊朗阿巴丹炼油厂进行猛烈炮击,使阿巴丹城燃起熊熊大火。该炼油厂每天能够炼油60万桶。伊拉克的空军还袭击了德黑兰炼油厂和伊朗的主要石油出口终点站——哈格岛。伊拉克的飞机于9月28日摧毁了伊朗主要产油区胡齐斯坦省马斯杰德苏莱曼的油罐。建在海湾霍梅尼港的尚未完工的伊朗—日本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受到伊拉克飞机空袭以后,部分已遭破坏。

  据石油界人士估计,由于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战争,世界原油的日出口量减少了370万桶,约占全世界每天石油供应量的7.5%。受影响较大的是法国、日本、西德和巴西。

伊拉克工农与左翼·《人民日报》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