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乌拉圭民主化进程步履维艰 (1984.02.21)

  管彦忠 (1984.02.21)

  (本报记者 管彦忠)

  进入1984年以来,乌拉圭的局势继续不稳定。目前,距预定于11月25日大选只有9个多月时间,从乌拉圭国内事态发展来看,民主化进程仍然步履艰难。

  自从1981年11月乌拉圭军政府制定恢复国家宪政的计划,决定1984年11月举行大选、1985年3月交权以来,时间已经过了两年多,然而对政党的禁令还没有完全取消。目前只有白党、红党和公民联盟3个传统的政党恢复了活动,基督教民主党、社会党等其它政党仍被禁止活动。已经取得合法地位的白党的主要领导人费雷拉虽已被提名为该党的总统侯选人,但却继续受到限制,目前仍流亡在外。1971年曾是左翼广泛阵线的总统侯选人塞雷尼及基它政界人士仍被关在监狱里。军政府实行的戒严状态没有废除。军政府与政党就修改选举法问题的对话中断了半年多,至今尚未重开。为此,几个主要政党要求军政府取消所有对公民和政党的限制,为“进行真正民主自由的选举”,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前,乌拉圭军政府对新闻界仍然实行严厉的控制,这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据泛美新闻协会透露,乌拉圭有14家周刊受到警方的检查,乌拉圭的报纸被禁止刊登有关政治及工会活动的消息和评论。2月初,数名记者因参加要求取消对新闻自由的限制措施的集会而被捕入狱。最近军政府虽然宣布取消对周刊的预审制度,但对其它新闻手段的禁令仍旧保持。

  在乌拉圭经济依然不景气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不断下降,不满情绪增加。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群众抗议活动经常发生,特别是1月18日全国总罢工发生后,军政府采取高压手段,宣布罢工的组织者劳动者工会大会为非法,强令解散并没收其财产,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劳动者工会大会指出“这是军政府对工人和人民的进攻”,要求军政府无条件下台。

  从这些事实来看,乌拉圭的民主化进程还有不少障碍,今后的斗争还很激烈。当前南美洲民主化的趋势正在发展,乌拉圭局势正引起拉美国家普遍的关注。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8日电)


乌拉圭:大陆腹地的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