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
拉法埃尔·阿尔贝蒂
Rafael Alberti
阿尔贝蒂诗选
拓生,肖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西班牙当代著名诗人拉法埃尔·阿尔维蒂(Rafael Alberti)于1902年出生在安达卢西亚的圣马丽亚港。最初曾从事绘画。十八岁那年,父亲去世使他陷入哀思,便开始写诗。三年后因患肺病去瓜达腊马山区休养。对大海的怀念使他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感到诗歌比绘画更能表达他的激情,从此便舍弃绘画,和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24年他第一部诗集《陆地上的海员》刚一问世,就引起文学界的重视并获得西班牙国家文学奖。由著名诗人和作家组成的评委会竟然把头等奖授予一个二十二岁的“无名小卒”,这在当时的评论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种种非议无非是说作者“名不见经传”。的确,阿尔维蒂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连中学也没有毕业。他走的是自学之路。他的诗歌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格调清新,富有民歌的韵味和风格。有时短短的几句对话就能把某种特定环境中的感情抒发得深切动人。
阿尔维蒂的艺术道路是曲折复杂的。二十年代,他接连发表了几部诗集。但这些作品大都打上了当时风靡西方文坛的超现实主义的烙印。1980年以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抬头,国际形势日益紧张,严酷的现实使得超现实主义作家之间出现了激烈的分化,阿尔维蒂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也产生了根本的转折,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诗人受到革命洪流的推动,他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大的突破。
1931年他加入了西班牙共产党。1931至1932年间,他游历欧洲各国并首次赴苏联访问,结识了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希特勒上台后,他积极投人了反法西斯斗争,经常走上街头,即兴赋诗,《号令》就是这些革命诗篇的汇编。他的诗歌通俗、流畅,迅速向现实主义转化。1934年他参加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和他的夫人马丽亚·黛莱萨共同创办了《十月》杂志,并再次访问莫斯科,应邀出席了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1935年他出访纽约、哈瓦那和墨西哥,写下了诗集《十三条和四十八颗星》,以深刻的笔触,揭示了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种族矛盾,描绘了拉美人民的悲修生活,并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局情。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积极站在人民阵线一边,曾任马德里知识分子反法西斯联盟书记,领导刊物、戏剧和出版工作,参与创办《蓝色工人服》杂志,积极筹备在马德里举行的国际作家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那充满“ 热情、欢乐、英雄主义的日子”里,在那“刀光剑影下的天堂”中,他写下了大量的战斗诗篇,后来收在题为《光荣的首都》的诗集里。
内战结束后,他长期流亡在法国和阿根廷,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并积极参加国际文化活动,出版了《在石竹花与剑之间》(1941)、《潮汐》(1944)、《献给绘画,(1948)、《面包师胡安的歌,(1949)、《遥远记忆的回顾》(1948—1956)、《帕拉纳的歌谣》(1953—1954)等大量诗集。
1967年阿尔维蒂曾来华访问,称这次访问为“美好的旅行”。第二年与他的夫人合作,出版了诗集《中国在微笑》,表达了诗人夫妇对我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阿尔维蒂也创作剧本,重要的剧作有《费尔明·伽朗》(1931)、《开花的三叶草》(1941)等。
阿尔维蒂获得了1983年的西班牙塞万提斯奖。(赵振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