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四十三卷 匈牙利的斗争[92] 科伦2月2日。匈牙利的战事正在接近尾声。“大山分娩,生出个耗子。”[注:贺雷西《诗论》。——编者注] 《科伦日报》几天以前是这么说的。这家报纸轻信了韦尔登的话,以为德布勒森的议会已自行解散,并且把军队也解散了,而科苏特则准备率领残部逃往大瓦尔代恩。 这次,分娩的大山不是别人,正是《科伦日报》自己。 韦尔登塞进上述谎言的第17号军事公报报道了帝国军队两次新的军事行动:第一,说是有一个军从佩斯出发取道珍珠市向密什科尔茨前进;第二是施利克的计划,即用两个纵队攻打托考伊:一个取道卡绍,另一个取道豪努什村和巴兰尼亚。这两个纵队都是向着蒂萨河运动并集中在蒂萨河对岸,马扎尔人占据着阵地。 蒂萨河从特兰西瓦尼亚边境到塞格丁形成一个以大瓦尔代恩为中心的半圆形,这个半圆也正是马扎尔人的防线。防线在蒂萨河上游一段得到锡盖特和蒙卡奇两个要塞的掩护,在蒂萨河中游靠无法通行的沼泽作掩护,这片沼泽从离蒙卡奇几德里[93]的地方开始沿着蒂萨河两岸一直伸展到河口,使得从北面和西面进攻这条防线极其困难。在南面,克勒什河及其支流构成了一条同样由连绵不断的沼泽地并加上泰梅什堡这个前沿要塞作掩护的防线。可见,三面靠沼泽和河流卫护的德布勒森草原一直延伸到特兰西瓦尼亚高地,这给马扎尔人提供了优越的军队集结点;尤其是贝姆征服特兰西瓦尼亚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优越性就更明显了。 只要马扎尔人仍据守德拉瓦河和巴纳特,那么,对其军事行动中心德布勒森只能从北面(施利克)和西面(文迪施格雷茨)发动进攻,上面所谈到的两次行动理应就是这种进攻的开端。 密什科尔茨和托考伊两城是帝国军队当前进军的目标,彼此相距几乎不到六德里。托考伊是蒂萨河上最有利的渡河点之一;密什科尔茨离它很近,这就使派往那里的军队可以根据情况或者与施利克军会合后在托考伊附近越过蒂萨河,或者单独在下游不远的地方越过蒂萨河,如获成功,则向德布勒森推进。 然而,第17号公报在全世界大肆宣扬的帝国军队的这一计划实现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从佩斯到密什科尔茨有三十德里以上,而且要通过一片荒芜的、没有人烟或者只有敌方居民的草原。从埃佩尔耶什到托考伊同样有三十德里,也同样要经过一个完全敌对而又贫困的地区。单是为推进中的这两个军供应给养就足以大大拖延它们的进军;道路很坏,在目前融雪期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这就使得军队决不可能在两周内到达指定地点。即使到达那里,他们碰到的马扎尔军队都在蒂萨河各渡河点附近、在沼泽之间掘壕据守,它的阵地两侧得到掩护,在这里,帝国军队无法展开它的优势兵力,相反,几个团在这里就能拖住整个军。即使帝国军队成功地强渡了蒂萨河,奥军炮兵和重骑兵也会陷入沼泽泥泞无法活动而彻底失败。 这两个纵队到目前为止究竟取得多大战果,从我们昨天报道的[94]第18号军事公报对此完全避而不谈,就可以看出。这些军队现在在什么地方?他们前进了多远?取得哪些战果?对此,韦尔登只字不提——这是事出有因的。 但是,韦尔登却说: “根据来自匈牙利方面的报告,我军在各地已喜获辉煌战果。”
——而《科伦日报》是相信韦尔登先生的。让我们仔细看一看这些“辉煌战果”吧。 报道的“战果”共四项,其中三项来自没有发生过决定性战斗的地方,在那里,马扎尔人只是设法把帝国军队牵制在一些次要据点上,从而分割它们。只有第四项“战果”是在蒂萨河畔取得的,这是决定匈牙利命运的地点。 三个匈牙利军在西北部瓦赫河与格兰河之间,在西南部德拉瓦河与多瑙河之间以及南部的巴纳特牵制了帝国军队的一大部分,使它至今仍无法脱身,从而使文迪施格雷茨难于以其主要力量向蒂萨河推进。帝国军队对这三个军取得了象他们所说的“辉煌战果”。我们来看一看。 第一个战果。在东北部人们现在称之为“斯洛伐克”[95]的地方,乔里奇男爵在谢姆尼茨城下打败了戈尔盖将军,夺取了谢姆尼茨。如果考虑到戈尔盖指挥的军纯粹是一支前哨敢死队,要尽可能久地坚持在帝国军队的后方,如果考虑到,戈尔盖不是在马扎尔的土地上而是在斯洛伐克土地上作战,那么,可以看出,这一战果就不十分“辉煌”了。 此外还有:乔里奇据说得到格茨和索萨伊纵队的支援。但索萨伊被匆匆调往诺伊特拉, “以参与一个已占领领土〈一个纯粹是斯拉夫人的州〉的绥靖工作”,
而格茨则完全忙于:
“固守他的莫索奇的阵地并防止被乔里奇中将击溃和驱散〈!!〉的叛乱分子侵入图罗茨州”!
战果可真辉煌!终于可望实现的夺取一个还没有被夺取的要塞,可使人指望一个早已占领的地区所期望的良好精神不至永远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指望法律秩序至少更有可能部分地得以实现!“终于可望实现的〈也就是遥遥无期的〉夺取莱奥波德城和占领新霍伊泽尔……理应使特伦琴州各地开始发展〈!〉的良好精神发扬光大……并有助于恢复法律秩序。” 一个还没有被夺取的要塞,一支被击溃但仍威胁着整个州并牵制住好几个军的军队,一种这里所期望的良好精神,一种那里确实存在的不良精神,起义到处都迫在眉睫;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斯拉夫人地区,而不是马扎尔人地区——这就是第一个“辉煌战果”! 第二个“辉煌战果”。马扎尔人的第二支前哨敢死队位于西南部多瑙河与德拉瓦河之间,是游击队司令达米扬尼奇指挥的。这里,辉煌的战果是:努根特伯爵为了从翼侧迂回敌人,下令占领了考波什堡。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辉煌战果,至今还看不出来。帝国军队占领埃塞格一事固然各报已作了报道,但第18号公报还对此一无所知而且根本没有想到会有此事。 第三个“辉煌战果”。泰奥多罗维奇将军在巴纳特占领了韦尔谢茨,并将马扎尔人“狠狠追击”到莫拉维察。 从韦尔谢茨到莫拉维察的路程恰恰是三德里,位于阿利布纳尔沼泽和山区之间的莫拉维察阵地要比韦尔谢茨阵地有利得多。 此外,谁都知道,巴纳特离战斗中心很远,而且从那里对马扎尔人进攻从来都是断断续续的,因此,在这里即使帝国军队取得极其辉煌的战果也完全无足轻重。 第四个“辉煌战果”。至今我们讲的固然是帝国军队很少在关键地区作战,但表面上总还取得了一些战果。现在,我们终于触及了关键性的地区——在这里,帝国军队的战果就是它的失败。 奥廷格尔将军从佩斯向蒂萨河推进,直到索尔诺克。这一段道路是相当好的;从佩斯到索尔诺克是铁路,只要沿铁路走就是了。帝国军队的前卫部队已经占领了索尔诺克附近的桥梁。越过蒂萨河对帝国军队右翼说来似乎是满有把握了。施利克指挥的左翼从托考伊,即从密什科尔茨的正面,奥廷格尔指挥的右翼从索尔诺克进行战斗,可能会强渡蒂萨河,并向德布勒森集结。但是,帝国军队的先生们打错了算盘。马扎尔人通过冰冻的河面将奥廷格尔击退了四德里,一直把他赶过了采格莱德,也就是说,马扎尔人一直追击到奥廷格尔在采格莱德附近获得增援并占领了巩固的阵地为止。据公报报道说,马扎尔人似已回军渡蒂萨河而去,但他们现在却还控制着渡河点,匆忙退却的奥廷格尔先生看来也不会很快去攻占它。 这就是帝国武装对已经瓦解、士气沮丧、四处溃散的科苏特起义军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只要看一看地图就知道,马扎尔人决定撤过蒂萨河以来,他们并未损失什么。据最新的奥地利非官方消息说,他们现在正在密什科尔茨附近,等待施利克和文迪施格雷茨向他们发起进攻。他们也不会在这里进行战斗,而要退过蒂萨河。决定性的战斗将发生在这条河的渡河点,如果已强行渡河,刚发生在德布勒森平原。即使马扎尔人在这里被击溃,在下匈牙利的草原和沼泽、在特兰西瓦尼亚山区也马上会开始游击战,就象现在使第18号公报深为遗憾地在“已占领国土上”已经开始的那样。这样一场战争在人烟稀少的国土和适宜的地区能有什么结果,西班牙的卡洛斯匪帮已经作了证明,现在卡夫雷拉正在作再一次证明。[96] 但科苏特还没有到这一步。虽然《科伦日报》稚气十足地说他昨天被虏,但他仍然是自由的,并拥有一支举足轻重的军队。对他说来,目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能否坚持几个月;他只需维持三四个星期就行了。因为最多三四个星期,巴黎政局就会有变化:或者是复辟派在那里得胜一时,这样匈牙利也许就要陷落,从而反革命猖獗起来——或者是革命取得胜利,那么奥地利的先生们将要仓卒向莱茵河或意大利进军,以便在那里被“红裤子”[97]赶回匈牙利。 最后让我们确定一下帝国军队的最辉煌的战果,这就是:韦尔登先生的公报终于物色到一个发誓虔诚信仰它的人——这就是《科伦日报》。
注释: [92]恩格斯从本文开始系统地阐述匈牙利反奥地利君主国的革命战争的进程,他利用的基本资料之一是奥地利军方的战报——公布在官方《维也纳日报》上的军事公报。 恩格斯在引用这些文件以及德国和奥地利的报纸时,对其中的内容不但用直接的评述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而且将其中的个别地方加上着重号、问号、惊叹号等等以示强调。——第101页。 [93]一德里等于四公里。——第101页。 [94]在1849年2月2日《新莱茵报》第211号上,在“维也纳,1月28日”栏下,全文登载了由维也纳卫戍司令韦尔登签发的第18号军事公报。——第103页。 [95]指为反对匈牙利革命,经奥地利当局路·施图尔和约·胡尔班允许而建立起来的斯洛伐克军。1848年9月由四百五十人组成的军进入斯洛伐克领土,以期引起反匈牙利人的起义。该军没有得到广大斯洛伐克群众的支持,在月底被匈牙利军队驱散了。1848年11月底胡尔班带了一支人数不多的志愿队再次同奥地利军队一起参加对匈牙利人的军事行动。然而斯洛伐克的基本群众站在匈牙利革命一边。1848年12月,在奥地利将军施利克的军侵入东斯洛伐克时,匈牙利革命军补充了大量斯洛伐克志愿兵。在反对帝国军队的战斗中,斯洛伐克山地人表现得特别突出。——第103、193、223、260、383、438、445页。 [96]指1833—1840年的西班牙内战,这次内战是支持王位追求者唐·卡洛斯派的反动教权派专制集团挑起的。以卡夫雷拉-格里尼奥为首的卡洛斯派军队以游击方式进行活动。1840年卡洛斯派运动失败后,卡夫雷拉试图重新兴起这一运动,他于1848年在卡塔卢尼亚发动叛乱,但是遭到了失败。——第106页。 [97]从1832年至1914年,红裤子是法国步兵和其他一些兵种军服的一部分。——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