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四卷 阿富汗 阿富汗——亚洲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位于印度的西北,介于波斯和印度之间,而在另一方向上则介于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洋之间。过去,波斯的行省霍拉桑和科希斯坦连同赫拉特,以及俾路支、克什米尔、信德和旁遮普的很大一部分,都归入阿富汗的版图。目前全国有将近400万居民。阿富汗的地势极不平坦:有高原和大山,有盆地和深谷。像所有多山的热带国家一样,气候差异很大。兴都库什山的山峰终年积雪,而盆地的温度高达130度[注:华氏。——编者注]。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炎热,但是一般说来,气候比印度凉爽。尽管冬夏之间和昼夜之间温度相差很大,但是总的说来,这个国家的气候是有益于健康的。主要的疾病有热病、胃炎和眼炎。有时天花造成极为荒凉的景象。阿富汗土壤非常肥沃。沙漠的绿洲密密麻麻地生长着海枣,炎热的盆地出产甘蔗和棉花;而在6000或7000英尺高度以下的山坡的梯田上则盛产欧洲的水果和蔬菜。山上全是茂密的森林,熊、狼和狐狸经常出没其中,而狮、豹和虎等栖息在适于它们生活的地方。同时也不乏有益的动物。这里有良种波斯羊即肥尾羊。有高大的良种马。骆驼和驴当做驮畜使用;山羊、狗和猫都很多。除喜马拉雅山的延伸部分兴都库什山脉之外,在西南部还有索利曼山脉,而在阿富汗和巴耳赫之间横贯着帕勒帕迈塞斯山脉,但欧洲人对这个山脉知道得很少。河流不多,其中最大的是赫尔曼德河和喀布尔河。它们都发源于兴都库什山,喀布尔河向东流,在阿托克附近入印度河,而赫尔曼德河向西流,经过锡斯坦省入济腊盐沼。赫尔曼德河的特点是,它像尼罗河一样,每年泛滥,使两岸的土壤肥沃,而在泛滥地区以外则是沙漠。阿富汗的主要城市是它的首都喀布尔、加兹尼、白沙瓦和坎大哈。喀布尔是喀布尔河上的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位于北纬34度10分,东经60度43分。城内的房屋是用木材建造的,整洁而舒适,城市四周有绮丽的园圃,景色引人入胜。喀布尔被村庄所包围,处于丘陵环抱的广阔的平原的中央。城中的主要古迹是巴卑尔皇帝的陵墓。白沙瓦是拥有10万居民的大城市。加兹尼是自古闻名的城市,一度为马茂德大苏丹的都城。它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现在显得破旧不堪了。在离加兹尼城不远的地方有马茂德的陵墓。坎大哈建立较晚(1754年),座落在一个古城的旧址上。它在好几年内曾是首都,但在1774年政府所在地迁到了喀布尔。据估计,坎大哈有10万居民。离城不远有该城的奠基人阿罕默德-沙赫的陵墓。这里是非常神圣的避难地,就连国王也不能捉拿躲藏在陵墙里面的犯人。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征,使这个国家在中亚细亚的事务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政治作用。政体是君主制,但是国王对他的勇敢而不安分的臣民的统治具有个人独裁的性质,而且极不巩固。王国划分为若干省,每省都由国王的代表管辖,他们征收捐税并把捐税送往京都。 阿富汗人是勇敢、刚毅和爱好自由的人民。他们只从事畜牧业或农业,想方设法避开手工业和商业,他们抱着鄙视的态度让印度人和其他城市居民去从事这些行业。战争对他们说来是一种消遣和摆脱单调的营生的休息。阿富汗人分为若干克兰[58],大大小小的首领对他们实行类似封建的统治。只是他们对国家政权深恶痛绝,爱好各自独立,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而正是这种自发性和反复无常的行为使他们成了危险的邻居,他们受一时的情绪支配并且容易为那些能巧妙地引起他们激情的政治阴谋家迷惑。主要的部落是都兰尼人和吉尔采人,他们一贯相互敌视。都兰尼部落较为强大,由于它占优势,它的艾米尔即可汗就成了阿富汗的国王。国王的收入大致相当于1000万美元。他只是在自己的部落中行使全部权力。兵员主要由都兰尼部落提供;军队的其余部分由其他的克兰补充,或者是由那些为了薪饷或抢劫而来服役的军事冒险者补充。法官在城市里行使司法权,但是阿富汗人很少求助于法律。可汗有权制定包括死刑在内的刑罚。报杀亲之仇是氏族的义务。然而,阿富汗人素以慷慨宽大的民族著称,只有在受人挑拨的状况下才例外;好客的规矩在他们中间非常神圣,哪怕是一个使用奸计而成为座上客的死敌,也不会受到报复,甚至还可以要求主人保护他不遭到任何其他危险。阿富汗人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但是他们不爱搞表面的虔诚。逊尼派和什叶派[59]之间通婚是常见的现象。 阿富汗曾先后受莫卧儿[60]和波斯人的统治。在不列颠人来到印度海岸以前,印度斯坦平原受到的外敌入侵总是来自阿富汗。马茂德大苏丹、成吉思汗、塔梅尔兰和纳迪尔-沙赫,都是走这条道路。1747年,纳迪尔死后,在这个军事冒险家的手下学会了兵法的阿罕默德-沙赫,决心挣脱波斯人的枷锁。在他治理下,阿富汗达到了它在近代最辉煌和繁荣的地步。他属于萨多扎伊氏族,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占有他的已故统治者在印度掠夺的东西。1748年他把莫卧儿总督逐出喀布尔和白沙瓦,然后渡过印度河,神速地攻入旁遮普。他的王国从霍拉桑扩展到德里,他甚至同马拉提人[61]的国家较量。但是这些伟大的军事业绩并没有妨碍他关心各种和平艺术的发展,他享有诗人和历史学家的声誉。他于1773年逝世,把王位传给儿子帖木儿,但是帖木儿不胜任他所担负的重任。他离开了他父亲所建造的、并且在几年内就已变成富裕而人口稠密的中心坎大哈城,把政府所在地迁回喀布尔。曾被阿罕默德-沙赫的铁腕遏止了的部落间的内部纠纷在他统治期间又发生了。1793年帖木儿逝世,由泽曼继位。这位国王打算巩固穆斯林在印度的统治权,这个会严重威胁不列颠领地的计划引起极大的注视,因此约翰·马尔科姆爵士被派往边境,以便在阿富汗人采取任何行动时制止他们,同时开始同波斯谈判,企图借助于波斯使阿富汗人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但是这些预防措施用不着了;由于国内的密谋和混乱,泽曼-沙赫遇到很多的麻烦事,他的庞大计划就胎死腹中了。国王的兄弟马茂德举兵攻入赫拉特,企图建立一个独立的公国,但是遭到了失败,并逃往波斯。泽曼-沙赫当初是在以萨腊弗腊兹汗为首的巴拉克查依氏族的支持下获得王位的。泽曼任命一个不孚众望的人当大臣,引起了他过去的拥护者的仇恨,他们策划了一个密谋;密谋被揭露了,萨腊弗腊兹被处死。在这以后,密谋者将马茂德从波斯请回,泽曼被俘并被挖去双目。为了反对都兰尼人所支持的马茂德,吉尔采部落从自己这方面推举舒扎沙赫,舒扎沙赫当了一个时期的国王;但是主要由于他自己的拥护者的背叛,他最后遭到了失败,于是不得不到锡克教徒[62]那里避难。 1809年拿破仑派加丹将军去波斯,打算怂恿沙赫[注:费特赫-阿利-沙赫。——编者注]入侵印度,而印度的英国当局也派代表[注:蒙·埃耳芬斯顿。——编者注]去觐见舒扎沙赫,策划对波斯的抵抗。这时,朗吉特·辛格已经确立了政权,而且声名远扬。他是锡克教派的首领,凭着自己的才干使旁遮普脱离阿富汗人而独立,在该地区建立了一个王国,自称摩诃拉扎(大拉扎),使得英印政府不得不看重他。而篡位者马茂德注定不能久享胜利之福。他的大臣法特赫汗(动摇于马茂德和舒扎沙赫之间,受虚荣心和一时的利益驱使,时而倒向这边,时而倒向那边)被国王的儿子卡姆朗捉住,双目被弄瞎,后来被残酷处死。被害大臣所属的强大氏族誓为死者复仇。傀儡舒扎沙赫又被推上台,马茂德被赶走。但是舒扎沙赫由于举止傲慢,不久就被推翻,由他的另一个兄弟即位。马茂德逃到赫拉特,继续统治这个地区,1829年他死后,他的儿子卡姆朗继承了这个地区的统治权。这时巴拉克查依氏族获得了最高权力;它的代表人物彼此划分了地盘,但是由于民族风气开始了内讧,并且只有面对共同的敌人才联合起来。有一个兄弟穆罕默德汗统治白沙瓦城,并为此向朗吉特·辛格纳贡;另一个兄弟统治加兹尼城,还有一个兄弟统治坎大哈,而统治喀布尔的是氏族中最有权势的代表人物——多斯特-穆罕默德。 1835年,亚历山大·白恩士上尉被派到这位国君那里当大使,这时正是俄国和英国在波斯和中亚细亚彼此勾心斗角的时期。他向多斯特建议缔结同盟,这原是多斯特非常乐意的;但是英印政府尽可能地向他提出各种要求,而自己却不提供任何东西作为交换。同时,波斯人于1838年在俄国人的帮助和劝说下包围了通向阿富汗和印度的要地赫拉特[63],波斯和俄国的代表来到喀布尔,而多斯特由于英国人始终拒绝承担任何明确的义务,终于被迫接受另一方提出的建议。白恩士离开了喀布尔,于是印度总督奥克兰勋爵在他的秘书威·麦克诺顿的影响下,决定惩罚多斯特·穆罕默德的这种行动,而这种行动正是他自己迫使多斯特采取的。奥克兰决定推翻多斯特,让当时领取印度政府津贴的舒扎沙赫代替他。英国人同舒扎沙赫和锡克教派订立了条约;沙赫开始招募军队,由英国人出钱并由英国军官指挥,而英印军队在萨特里日河地区集中。麦克诺顿以白恩士为助手,作为驻阿富汗公使随军远征。这时,波斯军队已经在赫拉特撤围,这样,干涉阿富汗事务的唯一有力的借口就不存在了。尽管如此,1838年12月英军仍然开进信德,强使该地区屈服并向它征收军税以供锡克教徒和舒扎沙赫。[64]1839年2月20日英军渡过印度河。他们约有12000名兵士和40000多名服务人员,此外还有沙赫的新兵。3月英军越过博朗出口;粮秣已感不足;骆驼成百地死亡,辎重的大部分都损失了。4月7日英军逼近霍贾克山口,并且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越过山口,4月25日进入阿富汗的统治者们即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兄弟们所放弃的坎大哈。经过两个月的休整,英军司令约翰·吉恩爵士将诺特指挥的一个旅留驻坎大哈,自己率领主力部队向北进发。由于一个投敌分子泄露了所有城门中只有喀布尔门没有筑防栅的消息,阿富汗的不可攻克的要塞加兹尼于7月22日被攻占;城门被炸开,要塞在强攻下被占领。多斯特-穆罕默德所招募的军队在这次惨败后就都逃散了,8月6日喀布尔也打开了城门。舒扎沙赫以应有的仪式登上了王位,但是真正的权柄掌握在麦克诺顿手中,而麦克诺顿也从印度国库中支付舒扎沙赫的一切费用。 对阿富汗的征服似乎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军队被调回。但是阿富汗人决不甘心受Feringhee Kaffirs(欧洲异教徒)的统治,1840年至1841年间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爆发起义。英印军队不得不经常调动。然而麦克诺顿宣称,阿富汗社会的情况通常就是如此,并且向英国报告,情况良好,舒扎沙赫的政权是巩固的。英国军官和其他派驻官吏的警告都是徒劳。1840年10月,多斯特-穆罕默德向英国人投降,并被解往印度;在1841年夏季,所有起义都被顺利地镇压下去了;而到10月,麦克诺顿被任命为孟买总督,他打算率领另一批部队开赴印度。可是这里突然起了风暴。对阿富汗的占领每年要印度国库花费125万英镑:支付驻阿富汗的16000名英印军队和舒扎沙赫军队的薪饷开支;还有在信德和博朗出口的3000名军队;舒扎沙赫的帝王的豪华生活费用、他的官员们的薪俸以及他的宫廷和政府的全部费用由印度国库开支;最后,津贴或者确切些说收买阿富汗的首领们,使他们不采取敌对行动,这一笔费用也从同一来源中支付。有人对麦克诺顿说,花费这么多的钱长此以往是不行的。他试图厉行节约,但是唯一可行的节约办法就是停止对首领们的津贴。就在他试行这项措施的那一天,首领们策划了一个旨在消灭英国人的密谋,这样,麦克诺顿本人就成了联合这些反叛力量的工具,而在此以前这些力量反对侵略者的斗争是单独进行的、不统一的;不过有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即当时阿富汗人对不列颠人统治的仇恨已达到了顶点。 驻喀布尔的英军是由埃耳芬斯顿将军指挥的,他是一个患痛风病、毫无才能而又优柔寡断的老头子,他的命令常常互相矛盾。部队占据的地方类似一个营垒,非常宽广,以致守备部队几乎不够防守垒墙,至于要派部队到开阔地作战,那就更不够了。防御工事极不完善,堑壕和胸墙可以骑马越过。好像是为了补足这一切不幸似的,瞰制营垒的高地几乎处于枪弹的射程之内;而整个部署中最荒唐的是:所有粮食和药品的储备都放在离营垒有一段距离的两个独立堡垒内,在它们同营垒之间隔着一些围有篱笆的园圃和另外一个未被英军占领的小堡垒。喀布尔的城砦,即巴拉吉萨尔本来可以作为整个军队的一个安全的、极好的冬季驻扎地,但是为了迎合舒扎沙赫的心意而没有加以占领。1841年11月2日,起义爆发了。亚历山大·白恩士在城内的住宅遭到袭击,他本人被杀。这个不列颠将军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起义由于没有遇到抵抗而声势更大了。埃耳芬斯顿恐慌万分,盲目地听从了各种各样互相矛盾的意见,不久就把一切弄得混乱不堪,拿破仑曾用三个词概括了这种混乱状况:ordre,contre-ordre,désordre〔命令,反命令,混乱〕。甚至这时巴拉吉萨尔还没有被占领。只派了几个连去对付几千名起义者,当然被击溃了。这就使得阿富汗人更加勇敢了。11月3日他们占领了靠近营垒的堡垒。11月9日存放军需品的堡垒被阿富汗人占领(堡垒守军只有80人),这样,英军就势必要挨饿。11月5日埃耳芬斯顿就已经谈论要出钱换取不受阻碍地撤出该国的权利。实际上到11月中旬,由于他的优柔寡断和无能,军心已经非常涣散,不论欧洲兵或是西帕依[65]都已经无法同阿富汗人进行野战。于是就开始了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麦克诺顿在一次与阿富汗首领们的会晤中被杀。这时已经遍地冰雪,粮食缺乏。1月1日终于签订了投降协定。全部现金19万英镑必须交给阿富汗人,此外,还签署了14万英镑的期票。除6门六磅炮和3门山炮外,全部火炮和弹药都留给了阿富汗人。英军必须全部撤出阿富汗。首领们答应保证安全,提供粮食和驮畜。 1月5日英军开始撤退,它的队伍计有4500名兵士和12000名服务人员。仅仅走了一天的路程队伍就毫无秩序了;兵士与服务人员混杂在一起,出现了一种无可救药的混乱状态,使得任何抵抗都成为不可能。寒冷、冰雪以及粮食不足的情况,就像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时一样。但是使英国人提心吊胆的不是离他们相当远的哥萨克,而是装备有远射程火枪和占据着每一个高地的顽强的阿富汗狙击手。签订投降协定的那些首领是不能而且也不愿制止山地部落的。小喀布尔山口就成了几乎是全军的坟墓,而它的一小股残余部队(不到200名欧洲人)被歼灭在扎格达拉克山口的入口处。只有布赖登医生一个人逃到贾拉拉巴德,讲述了经过情况。许多军官被阿富汗人所擒,作了俘虏。赛尔指挥的旅一直坚守贾拉拉巴德。人们要求他投降,但他拒绝退出城市;诺特在坎大哈也是这样。加兹尼被攻陷;在这个城市里连一个稍微懂得一点火炮的人都没有,而作为守军的西帕依又经受不了这里的气候。 这时,不列颠边境当局一得到喀布尔惨败的消息,就在白沙瓦集结部队,以便援救在阿富汗的几个团。但是运输工具不足,在西帕依中病号又很多。1842年2月,波洛克将军接任指挥官,3月底他得到了新的增援部队。于是他强行通过开伯尔山口,前往贾拉拉巴德解救赛尔,但是赛尔在几天以前已在该地把包围他的阿富汗军队完全击败。新任印度总督埃伦伯勒勋爵命令英军撤退;但诺特和波洛克都借口他们缺乏运输工具而婉言拒绝服从。到了7月初,印度舆论终于迫使埃伦伯勒勋爵采取某些措施以挽回英国军队的民族荣誉和威信;因此他批准从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同时向喀布尔进军。到了8月中旬,波洛克和诺特彼此商定了作战计划,8月20日波洛克向喀布尔进发,到达了甘达马克,并于23日击溃了阿富汗人的一支部队;9月8日他夺取了扎格达拉克山口,13日在帖津附近击溃了敌人的联合部队,15日在喀布尔城下扎营。与此同时,诺特于8月7日离开坎大哈,率领他的所有部队向加兹尼进发。经过几次小冲突,他于8月30日击溃阿富汗人的一支大部队,9月6日占领敌人放弃的加兹尼,破坏了工事和城市,在阿利丹附近阿富汗人的一个坚固阵地上,又一次击败阿富汗人,9月17日兵临喀布尔城郊,在这里波洛克立即同他建立了联系。早在这以前,舒扎沙赫已被一个首领杀害,从那时起阿富汗已经没有真正的政府;名义上的国王是他的儿子法特赫·琼格。波洛克派了一个骑兵部队去营救喀布尔的被俘人员,但是后者已经买通了看守人,所以他们在中途与部队相遇。为了报复,英军破坏了喀布尔的市场,同时,洗劫了城市的一部分,屠杀了许多居民。10月12日英军放弃喀布尔,经过贾拉拉巴德和白沙瓦开往印度。法特赫·琼格处于绝境,就跟随英军而去。这时,多斯特-穆罕默德被释放,返回了自己的王国。英国人在阿富汗扶植傀儡国王的尝试就这样结束了。
注释: [58]恩格斯用流行于西欧的“克兰”这个术语表示组成阿富汗各部落的大的氏族联合组织(贺利)。——第78页。 [59]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中的两个主要派别。这两个派别是在被认为是伊斯兰教奠基人的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之间发生内讧后于七世纪形成的。——第78页。 [60]莫卧儿是十六世纪初从中亚细亚东部侵入印度的突厥侵略者,1526年他们在印度北部建立大莫卧儿帝国(欧洲人称这个帝国的统治者为大莫卧儿,而他们自称为缽谛沙赫)。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是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侵略者的直系后裔,这就是“莫卧儿”一词的由来。莫卧儿帝国的势力扩张得很大,在十七世纪中叶征服了印度的大部分和阿富汗的一部分地方。但是,由于农民起义和印度各民族对伊斯兰教侵略者的反抗加强,以及他们经常的内讧和封建割据趋势的日益加强,大莫卧儿帝国便衰落下去,到十八世纪上半叶实际上已完全瓦解。——第78页。 [61]马拉提人是印度境内居住在德干西北部地区的一个部族。从十七世纪中叶起,这个部族开始了武装斗争,反对莫卧儿封建主的异族统治,他们沉重地打击了大莫卧儿帝国并加速了它的崩溃。在这一斗争进程中建立了一个马拉提人的独立邦。这个邦的封建上层人物不久就走上了侵略战争的道路。十七世纪末,马拉提邦被封建内讧所削弱,但是在十八世纪初,又形成了一个以最高统治者——派施华为首的诸马拉提王国的强大联盟。马拉提封建主为了称霸印度而与阿富汗人进行斗争,1761年遭到惨重的失败。由于参加称霸印度的斗争和马拉提封建主的内部纠纷而弄得筋疲力尽的诸马拉提王国,在1803—1805年英国马拉提战争中被东印度公司征服。——第79页。 [62]锡克教徒是十六世纪旁遮普的一个教派。它们旨在使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和解的平等教义成了从十七世纪末起来反对印度封建主和阿富汗侵略者的农民的指导思想。以后锡克教徒本身分化出封建上层分子,其代表人物(谢尔达尔)领导了锡克教徒各公国。十九世纪初这些公国在一个谢尔达尔朗吉特·辛格的统治下联合了起来,由他治理的锡克教徒国家包括整个旁遮普和邻近一些地区。1845年英国殖民者利用锡克教显贵中的叛变分子,挑起了和锡克教徒的冲突,于1846年使锡克教徒国家变成了一个藩属。1848年锡克教徒举行起义,可是于1849年被完全征服。——第80页。 [63]还在1837年11月就开始的伊朗军队对赫拉特的围攻一直持续到1838年8月。伊朗的沙赫穆罕默德向赫拉特的进军不仅是伊朗和阿富汗,而且是英国和俄国在这一地区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英国政府力图加强英国在阿富汗的势力和削弱俄国当时在伊朗已经巩固的势力,并且力图把不利于伊朗的贸易条约强加于伊朗,因此它声称,沙赫的行动是敌视英国的行动,要求撤除对赫拉特的包围。由于沙赫拒绝这个要求,英国政府就断绝了同伊朗的外交关系,并于1838年派分舰队开入波斯湾,以战争相威胁。伊朗的沙赫被迫撤除围攻,后来又被迫同意与英国签订贸易条约。 马克思写的“对波斯的战争”一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2卷第127—132页)叙述了对赫拉特的围攻。从恩格斯的摘录中可以看出,他阐明这次事件以及与此有关的1838—1842年英国和阿富汗战争的主要资料是下面这本书:约·威·凯“阿富汗战争史”1851年伦敦版第1—2卷(J.W.Kaye.《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Vol.Ⅰ—Ⅱ,London,1851)。——第81页。 [64]1838年准备入侵阿富汗的英国军队经过与阿富汗接壤的信德地区(印度西北部),这给以后英国殖民者侵占该地区造成了方便。对阿富汗的战争开始时,东印度公司用威胁和强暴的手段迫使信德的封建统治者同意英军通过他们的辖区。1843年英国人要求当地的封建主承认自己是东印度公司的藩属,并且在镇压了举行起义的俾路支各部落(信德的土著居民)后宣布该地区并入不列颠印度。——第81页。 [65]西帕依是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招募的雇佣兵,他们受英国军官指挥。在英印军队中的西帕依部队被英国人用来征服印度和对印度邻近国家(阿富汗、缅甸等)进行侵略战争。然而成为英国统治的支柱的西帕依却受到印度人民群众对殖民制度共同的不满情绪的侵袭,这在1857—1859年印度规模极大的民族解放起义期间尤其明显。——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