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 战争的进程 正当外交家们聚集在维也纳讨论塞瓦斯托波尔的命运、而同盟国企图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下缔结和约的时候,俄军在克里木却利用敌人的严重错误以及自己在半岛上所处的中央位置,再次全面转入进攻。如果我们回想一下联军在入侵之初的大话,那末目前的状况是可笑的,而且看来正是对人的自恃和愚蠢的绝妙讽刺。但是,这出戏尽管有滑稽可笑的一面,整个说来却是个大悲剧,因此我们再次建议读者把“亚美利加号”轮船在星期日早晨送来的最近报道中所叙述的事实仔细地加以研究。[119] 在叶夫帕托利亚,奥美尔-帕沙的军队实际上从陆地方面已被封锁住。俄军在骑兵数量上占优势,所以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前哨和骑兵哨几乎派到城边,在城郊巡逻,从而切断敌人的供给线,而当敌人进行猛烈的出击时,就退到自己步兵的所在地。可见,俄军正做着我们以前所预料的事,即以相当于土军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兵力,箝制着数量上占优势的土军。[120]因此,奥美尔-帕沙等待骑兵增援部队的到来,同时又到英法兵营去通知联军,说明他此刻不能采取任何行动,迫切希望法军派出约1万人的增援部队。毫无疑问,能派出增援部队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康罗贝尔本人同样也需要增援部队。康罗贝尔已经发觉,他所掌握的军队太多,同时又太少,——如果继续采用老办法围攻并防守黑河,兵力就太多;如果强渡黑河,把俄军击退到半岛的腹地并围攻北堡,兵力就太少。派1万人到叶夫帕托利亚,不一定能使土军开始顺利的军事行动,但法军少了他们,却会恰好在春季增援部队到达后开始行动后,陷于困难的境地。 现在围攻的情况实际上很糟。朱阿夫兵2月24日夜间的攻击的结果,比我们一星期前所报道的还更加令人失望[注:见本卷第171—173页。——编者注]。从康罗贝尔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当他下达攻击命令时,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他写道: “鉴于攻击目的已经达到,我军即行撤退,因为谁也不想在完全被敌人火力控制的地点巩固下来。”
但究竟达到了什么目的呢?既然这一地点不能扼守,又为什么要发起攻击呢?完全没有必要。多面堡未被摧毁,在敌人火力下也不可能被摧毁,即使像第一次报告中所肯定的那样,朱阿夫兵一度完全攻占了多面堡,情况也是如此,何况朱阿夫兵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俄国人在自己的报告中坚决驳斥这一事实,而康罗贝尔甚至不敢提出类似的反驳。究竟为什么要在这种情况下发起攻击呢?原来原因在于:康罗贝尔看到俄军巩固了阵地,使得围攻者陷于非常困难而又非常不体面的境地,于是不加思索,不衡量一下这一行动的可能结局,便把军队投入了攻击。这是真正毫无意义地驱使兵士去送死的行为,它将成为康罗贝尔军事声誉的污点。能够作为辩解的唯一理由,是法军渴望开始强攻,而这位将军决定给他们机会,以便让他们多少认识到这种强攻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但是这样的辩解,正如攻击本身一样,也会使康罗贝尔威信扫地。马拉霍夫冈附近的战斗的结果,俄军在紧靠自己防御工事前面的地段上占了优势。位于高地棱线上的、朱阿夫兵未能攻下的那个堡垒,被俄军称为色楞格多面堡,以纪念防守该堡垒的色楞格团。受战斗胜利鼓舞的俄军立即采取了巩固胜利的措施。色楞格多面堡现在已扩大和加固,并设置了火炮(尽管在搬运它们时遭到围攻者极猛烈的射击),还在多面堡前挖掘了反接近壕,可能是为了在多面堡前再构筑一个或两个不大的堡垒。在另一处,即在科尔尼洛夫棱堡前,俄军在原有的工事前面300码处还构筑了一系列新的多面堡。如果相信英国人以前的报告,那末上述行动看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一直听说,联军早就把自己的堑壕推进到更加靠近俄军防线的距离上了。但我们根据权威性的军事资料已经查明,约在一个月前,法军战线仍然距俄军外围工事400码,而英军战线甚至还要远一倍。现在,“泰晤士报”的记者终于在3月16日的报道中承认,直到目前为止,英军的堑壕距俄军的堑壕仍有600—800码,而且准备向敌人射击的炮台,实际上还是去年10月17日进行射击的那些炮台!请看,围攻的胜利多么大,堑壕推进得多么远,这就是三分之二的英军牺牲生命的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两军炮台线之间的间隙地看来足够俄军用来构筑新的工事,但构筑这种工事是被围守军以往从未采取过的一种最大胆最巧妙的措施。这实质上就是在距联军工事300—400码的地方构筑一条新的平行壕,即一条对付围攻者的最大的反接近壕,因而迫使围攻者立即转入防御,而任何围攻首要的和基本的条件却是围攻者要迫使被围者处于防御地位。这样一来,攻者和防者的角色已完全调换过来了,而且俄军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不论俄国工程师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不论他们在施尔德尔的指挥下在锡利斯特里亚做过什么不合实际的试验,但在这里,在塞瓦斯托波尔,看来联军所遇到的却是另一种人。俄军工程师在构筑塞瓦斯托波尔周围的防线时,善于迅速而正确地判明情况,能够随机应变、大胆而准确地实现既定意图;防御的薄弱地点一被敌人发现,就不断注意加强这些地点的防护;火力配系组织得极为出色,能向正面任何地段集中比敌人更猛烈的火力;在第一线工事之后构筑第二、第三、第四线工事,——简单地说,整个这一防御的组织堪称典范。最近在马拉霍夫冈和在科尔尼洛夫棱堡前面构筑的前进工事,是围攻史上前所未有的,这说明其组织者是第一流工程专家。还必须公正地补充一点,塞瓦斯托波尔的工程长官是托特列本上校,他是俄军中一位不太出名的人物。然而,不应当把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体系看做是俄国筑城术的典型。比较切合实际情况的是介于锡利斯特里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两者之间的某种东西。 不论在克里木,或者在英国和法国,人们现在已开始懂得(虽然很慢),以强攻夺取塞瓦斯托波尔是毫无希望的。陷于窘境的“泰晤士报”请教于“大军事权威”后认识到,必须转入进攻,为此应当:或者强渡黑河,同奥美尔-帕沙的土军会合(不论在同俄国的监视军会战以前或者以后);或者对卡法实行佯攻,以迫使俄军分散兵力。既然联军的兵力据推测现有11—12万人,那末采取这样的行动就应当是联军力所能及的。其实康罗贝尔和腊格伦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清楚地了解,强渡黑河并同奥美尔-帕沙的军队会合是多么需要;但正如我们多次证实的那样[注:参看本卷第87—88页。——编者注],遗憾的是,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高地上的联军现在没有而且从来也没有达到过11—12万人。到3月1日,联军在那里能担任勤务的兵士不超过9万人。至于谈到远征卡法,当现在联军在其所控制的两个点上都还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完成规定的任务的时候,如再将兵力分散在距中心点60—150英里的三个不同的点上,那当然是俄军求之不得的事!“大军事权威”郑重其事地奉劝“泰晤士报”出面主张再走远征叶夫帕托利亚的老路,显然是对该报的嘲弄!
注释: [119]本文第一段显然被“纽约每日论坛报”编辑部篡改过。——第191页。 [120]恩格斯指的是他的“克里木军事行动小结”一文,该文的德文稿载于本卷第138—141页。——第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