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卷 塞瓦斯托波尔的骗局。——概评 1854年10月6日星期五于伦敦 英国人在本周内所经受的激动和紧张是难以形容的。星期六,市长在铜号声中在交易所宣读了关于阿尔马河会战胜利的报告,而在全国则流传着塞瓦斯托波尔陷落的假消息。全世界都受了骗。拿破仑在布伦向自己的军队宣布了这个值得庆幸的事件,英国和法国的报纸也为这件事发表了社论,奥地利皇帝向法国皇帝和英国女王祝贺胜利,但是他谨慎地避而不谈塞瓦斯托波尔;节日的灯火通明,礼炮轰响。不久我们就知道了是什么消息引起这样的兴奋和欢跃;其实消息的来源是很值得怀疑的。有一个“鞑靼人”(土耳其人对信使的称呼)来到了布加勒斯特,他从君士坦丁堡给奥美尔—帕沙送来一份报告,这位将军不在,公文原封未拆地转给他了,因此,我们无从知道它的内容。但是据信使说,在他离开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城里正装置彩灯并有命令连续悬挂10天。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塞瓦斯托波尔已被攻占,还讲了一些只有土耳其或伦敦的信使在小酒馆里才会讲出的详细情节。他说击毙了18000名俄军,缴获了200门炮,——虽然在要塞内共有500多门炮;不用说,还有22000名俄军被俘掳了——因为大家知道,守备部队总共有4万人左右。起初舰队被包围,然后一部分被击沉,而缅施科夫公爵打算把自己同其他一部分军舰一起炸毁,如此等等。 可是,令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雷德克利夫勋爵并没有把这样重要的事件通知驻布加勒斯特的领事,而法国政府也没收到任何报告。然而消息实在是太好了,不能不相信它,因此人们也就相信它了。虽然,第二天从圣彼得堡发来一则消息,提到了缅施科夫公爵9月26日的报告内容,即在阿尔马河会战后他往辛费罗波尔方向撤退,但是各报不但没有立即放弃关于塞瓦斯托波尔陷落的令人惬意的误解,反而断定这是打印上的错误,说什么实际上报告注明的日期是9月20日。今天英国舆论清醒过来了:关于没有围攻就占领了大要塞的似是而非的消息原来是一场无情的骗局,它使得报纸以后要谨慎从事。 在西班牙,不仅在马拉加(我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曾指出,共和派在这里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甚至在埃斯帕特罗住过很多年的洛格罗尼奥也发生了骚乱;一则电讯报道说,在哈安破获了一桩共和派的密谋,因而唐·恩利科王子(女王低能的丈夫的兄弟)被派往巴利阿里群岛去了。但是,关于塞瓦斯托波尔的消息所引起的激动情绪是如此强烈,以致谁也不去注意西班牙的事件。 在丹麦,10月2日议会开幕。国王发表了向会议挑衅的御前演说。这个演说引起了表示维护宪法的口哨声和呼喊声。“法兰克福报”再次报道说,盟国决定修改1852年5月8日签订的声名狼籍的条约[290],根据条约,丹麦王位的继承权始终属于俄国皇帝。乌尔卡尔特不断引诱公众注意这个破坏欧洲外交威信的文件,看来,他的努力现在终于成功了。假使这则消息一般是可信的话,西方强国这一计谋便包含着这样一个目的:通过重新谈判使普鲁士加入盟国,因为当时普鲁士没有同意上述条约。值得注意的是,帕麦斯顿过去把这个条约(像1840年的条约一样)看做是对付俄国的一种手段,而目前修改条约又应该理解为对俄国的一种敌对行为。 有消息说,奥地利给圣彼得堡送去了一份照会,再次提出四个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并指出沙皇拒绝接受这些条件将被弗兰茨-约瑟夫看做是casus belli〔战争的理由〕。这是在克里木获得的胜利的结果之一。 下面的评语是针对“经济学家”不久前所载的一篇文章发表的,我们把它从斯密斯先生和查理先生的商业通告中摘引出来: “从对俄贸易的观点来看,战争开始后所作的种种声明或暗示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学家’上星期六所提出的论点。必须注意到:这家周刊是属于财政部秘书长之一(威尔逊先生)所有,因此我们想提起大家注意的那些意见,应当看做是半官方性的。‘经济学家’首先阐述了彼得堡交易所里的情况,并指出由于我们和普鲁士进行贸易的结果,普鲁士必然会把不列颠的黄金提供给俄国作军费;它说,我国政府预料到了这一切,但认为事情的这种状况毕竟是两害之中的轻者;接着它报道说,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后‘我们将独占黑海及其沿岸,并成为多瑙河的主人。但在这个时候俄国也许会占据我们武力所不及的能够赖以考验英国的耐性的阵地,因为只要通过贸易就使这个阵地易干攻破。可能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民族利益是否会要求我们现在实行不同于我们过去所实行的另一种政策?我们可能发现我们封锁港口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我们的货物需要由邻国中介才能运抵市场,普鲁士可以靠当经纪人而发财,结果我们对俄国海岸的封锁会被轻而易举地打破等等。因此,如果根据最高政策考虑’——‘经济学家’带极郑重的警告的口吻总结说,——‘必须重新研究有关加强封锁和限制陆上与海上贸易的问题等等……那末谁愿意从事这样的冒险事业〈如供给俄国资本以便在冬季购买应在来年送到那里的货物〉,愿意考虑到:在俄国战局的第二年可能要采取和在第一年被认为最明智和最合适的政策截然不同的政策,倒也不坏。’
10月5日的“通报”报道,根据波拿巴的命令,最近三年来被囚在贝耳岛的巴尔贝斯被无条件释放了,因为他写了一封信,表示强烈地希望十二月政变的文明战胜俄国的文明[291];顺便指出,前一文明不久前在雅典表现为1848年6月的日子的重演,当时法兰西暴兵在那里把一位“思想危险的”报纸出版者逮捕起来,并焚毁了他的书籍和文件,最后把他投入了监狱。巴尔贝斯今后不再是法国的一个革命领袖了。他声明同情法国军队,不管他们是为了什么事业和在谁的指挥下作战,这样一来,他就坚决地使自己向俄国人看齐,同他们一样对本国参战的目的采取不审慎的态度。长时期以来巴尔贝斯和布朗基一直在相互争夺对革命法国的真正的领导权。巴尔贝斯不断地污蔑布朗基,指责他勾结政府,借以破坏他的声誉。关于他们两人中谁是和谁不是革命者的问题,巴尔贝斯的信和波拿巴的命令就可以提供答案[292]。未必需要着重指出由此得出的结论(我们郑重地建议朋友们仔细研究一下全文的内容):盟国决定在明年封锁陆上贸易作为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唯一途径,而为了阻止资本家从事即将被禁止的贸易,政府极其关切地允许财政部的一位秘书长非常及时地使我国商人了解政府的意图,以免这件事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后果。星期六脂油的价格比星期五稍微低些。很可能,要不是我们所谈到的‘经济学家’上的这篇文章,今天的价格会受塞瓦斯托波尔的消息影响而跌落。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个重要要塞的陷落会使俄国皇帝同意缔结协定,而我们的意见正好相反:这个灾难只能激怒沙皇,迫使他在别的方面寻求报复。十分明显,在他还没有被迫放弃自己的大城市的时候,他可以认为自己不完全是战败者,因此在他未陷入绝境以前,他宁愿孤注一掷也不会让步。所以我们认为,只要不是真正地把‘经济学家’认为盟国打算施行的那个方针付诸实现的话,这个战争可能要延续好几年。”
注释: [290]指1852年5月8日由俄、奥、英、法、普、瑞典等国代表和丹麦代表共同签订的关于丹麦君主国的领土完整的伦敦议定书。条约的基础是1850年7月4日上述伦敦会议参加国(除普鲁士以外)通过的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了丹麦王室的领地(包括什列斯维希和霍尔施坦两公国在内)的不可分割的原则。伦敦议定书中提到,俄国皇帝(作为曾经以彼得三世这个名字统治过俄国的霍尔施坦·哥托尔普的卡尔·彼得·乌尔利希公爵的后裔)是丹麦王位的合法追求者之一,这些追求者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让位给那个被宣布为弗雷德里克七世的继承人格吕克斯堡王朝的克里斯提安公爵。这给俄国沙皇在将来一旦格吕克斯堡王朝中断时要求继承丹麦王位提供了口实。——第557页。 [291]指拿破仑第三于1854年10月3日发布的命令。按照这个命令,因参加1848年5月15日巴黎群众的革命活动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法国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阿·巴尔贝斯(从1850年起他就被关入贝耳岛上的监狱)被无条件释放。发布这个命令的理由是截获了巴尔贝斯在1854年9月18日所写的一封私人信,巴尔贝斯在信中表示欢迎对俄国作战并“为了文明”而祝愿法军胜利。1854年10月5日的“总汇通报”刊登了命令的全文和信的摘要。巴尔贝斯获释后在1854年10月11日给“通报”编辑部写了一封信,他承认那封信确实是他写的,同时声称“法兰西的伟大始终是他的信仰”,但是又说他过去和现在始终都是波拿巴政体的敌人。此信曾载于民主派的报刊,例如1853—1855年由小资产阶级流亡者先后在泽棱岛和伦敦出版的周报“人。世界民主主义报”(《L’Homme.Journal de la democratie universelle》)也于1854年10月18日刊载了此信。此后不久巴尔贝斯离开法国,不再参加政治活动。——第559页。 [292]“塞瓦斯托波尔的骗局。——概评”这篇文章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4年10月5—6日写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文章的另一部分作为社论载于同一天的“纽约每日论坛报”(见本卷第551—555页)。“塞瓦斯托波尔的骗局。——概评”一文登载时没有署名,因为报纸编辑部从1854年9月起登载马克思的所有文章都不署名,马克思在1854年9月29日写信给恩格斯谈到过这一点。 “纽约每日论坛报”编辑部在这篇文章最后加了一段:“关于一支美国舰队,即两艘巡航舰、三艘轻巡航舰和两艘蒸汽舰为了赢得对美国的让步而进入萨马纳海湾,以及关于另一支舰队从纽约开赴格雷敦的消息是英国人从牙买加岛获悉并刊登在伦敦‘泰晤士报’上。200名被囚禁的俄国军官、兵士和他们的家眷被押送到戴文郡的一个监狱。海军陆战队的兵士,不论在海上或陆上,现在都允许留胡子。女王和她的宫廷现在在苏格兰群山中的巴尔莫拉尔。10月4日特派信使把一份关于塞瓦斯托波尔陷落的电报送到巴尔莫拉尔,这个消息轰动了王宫。在博马尔松德附近缴获的可供2000名兵士使用的武器已交到伦敦塔军火库。”——第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