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楼国华

从一张照片说起来

一丁
(1979.7)



  打倒四人帮后,有人对刊物上文字和照片的弄虚作假,曾经批评过,但这种作风仍未改变,小而至一张照片,要落实还是很难,其他国家大事,历史真伪,更不必说了。
  毛泽东的照片,永远是红光满面,肥头大耳,那种营养丰富的样子,看了真使人羡慕。不消说,毛泽东不可能永远是这样年青,他有他的中年,晚年,他的容貌会随着年龄而改变,如果八十二岁的毛泽东驻颜有术,岂不要像秦始皇似的派徐福去浮海求长生不老之药了?
  我印《鲁迅,其人,其事,及其时代》时,想选一张鲁迅的照片印在前面,但现在有关鲁迅的照相册,都已经过了和毛泽东同样的手术,除掉轮廓外,鲁迅的面孔,无一不修改得像剥光鸡蛋一样,又细嫩,又丰腴了。我想,鲁迅见了这样的照片,一定会认不出自己的,于是我宁愿选了几幅画像,至少在画家的写生中,还能保持得鲁迅当时活生生的真实容貌。
  其次,不是在照片上修改面貎,而是删除人,人民画报曾经登过一张照片,这是历史性的纪念照片,早经发表过的,但第二次发表时,前面离行离列地缺少了几个人,因为四人帮打倒了,他们在照片上已不存在,在历史上也不存在了!当然,在四人帮时期,或更早些,彭德怀是不存在的,刘少奇也是不存在的。
  最近常常见到一张照片,那是创造社四巨头去广州中山大学做教授时拍的,时间大约是一九二五或二六年,记得曾发表在当时出版的「洪水」杂志上,这四个人是郁达夫(坐),后面从左到右为郭沫若、王独清、成仿吾。由于这张照片时时在书报上见到,可见是有历史价值的,但它经过了手术,王独清不见了,在创造社和中国的文学历史上,王独清已停止了存在,如果还不得不说到他,一定加一句:他「堕落成为托派」了。
  我个人很不喜欢王独清的诗,理由和不欢喜读巴金的早期小说一样,我觉得那种夸大的形容词,读来感到不舒服,鲁迅曾经嘲笑过王独清的长诗,Pong Pong Pong,说他曾为电影字幕和酱园招牌所感动,有模仿勃洛克的「十二个」之志而无其力和才。从浪漫主义转到革命文学的创造社诸公,从当时的鲁迅看来,不仅「无其力和才」,而且是「才子加流氓」。
  变了托派以后的王独清,很少写诗了,他写文学评论,他写「罗曼罗兰论」,和左翼的楼适夷发生争论。在国际文坛上,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挨了罗曼罗兰的骂。纪德回答说:「罗曼罗兰的骂使我痛心,这只老鹰已做好了窠,他住在那里。」意思是他已不像世界大战时为真理而奋斗了。王独清的文章却是摒除党见,批评得很公允的。


原载香港杂志《观察家》第21期,1979年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