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楼国华

从苏联「烂在地里的粮食」说起

一丁
(1978.12)



  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最难提高生产力的是农业,苏联长期为农业生产的不足而烦恼,中国的经济计划始终以农为纲。农业学大寨之后,现在正提倡农业学美国,韩丁——这个中国的朋友,大力地帮助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德国的褒曼教授组织了农业考察团访问中国,对于中国农村的生活水平,机械化的重要性,耕作的效率等,都有精辟的意见贡献。尤其是黑龙江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的试验,供给了农业现代化以生动的例子:话说二十个农业工人,每人种地一千亩,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投工二千七百九十三个,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八百六十三个,占全工百分之三十一,平均每人合四十三个多一点,每月不到九天。其余百分之六十九的时间,用于机器的安装,试验,保养的占百分之三十,用于学习、开会和接待参观的占百分之十一,维修、住房、仓库及其它修缮工作约占百分之十三,打井抽水用了百分之十二,其它零活用了百分之三。
  但是新华社的报道没有谈到机械化了的二队的生产量有多少?据韩丁的研究,北大荒国营农场,有了不少机器,用的劳力仍很多,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天产粮三百斤,一般为二百斤左右,他所指的也许包括二队在内。以这样的成绩(普通一个中国农民的生产量为每天从十几斤到三十几斤)来和美国的农民相比,简直不可以道里计,韩丁说:他一年劳动一百五十天,产粮一百五十万斤,每天生产一万斤。他说这生产率并不算高,在美国,比他高的多的是,美国一个农民可以养活五十六个人,包括肉、牛奶、鸡蛋等,不光指粮食,粮食主要作饲料用的。
  难怪苏联和中国每年要从美国和加拿大、澳洲输入这么多粮食。
  但是最新的消息,关于苏联的,据说勃烈日涅夫在中委会上,大力抨击党部及国家官员,因为他们管理不善,导致农业的绝大损失,谷类、马铃薯、蔬菜、水果的损失,使人无法忍受,尤其肉类仍不足以应消费者的要求。
  十一月二十八日的《新晚报》《夕夕谈》,对勃烈日涅夫的抨击,有了如下的补充:
  「美国粮食今年丰收,据说产量可能破历史纪录。苏联的粮食今年也丰收,勃烈日涅夫亲自宣布,产量达到二亿三千五百万吨,理论上苏联平均每人有一吨粮食……但许多粮食烂掉在地里……
  勃烈日涅夫把这种现象归咎于管理不善,但更重要的原因他却没有接触到或没有胆量接触到,这就是:如果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只是个名义,实际上却是少数特权阶级所有制,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又从那里来呢?」
  这样的责难非常有意义,但对于苏联的农业丰收和导致人为的损失,应该看做二回事。生产全人口每人一吨粮食,这应该说是苏联的农业生产的大成功,中国的农业生产没有统计,凭常识判断,决不可能有如此的高产量,至少我们可以说,苏联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进步由于机械化的结果,或是由于农民积极性的提高,或者由于气候特别有利于农产的成长,都值得加以仔细分析,但粮食的烂掉在地里,据勃烈日涅夫的说法,是由于管理的不善,不负责及疏忽所致。他说:这是人民所不能及不愿接受的,所以这种损失,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这对苏联人民的情绪,工作活动有直接影响。
  人事的不臧,当然由于官僚制度的结果。如果苏联的农业生产已进步到每人一吨,那么第一步应该克服的,将是由于官僚主义引致的管理不善,不负责及疏忽的问题,这一点不仅《新晚报》的编辑看到,连勃烈日涅夫也看到了。
  人民是不会消极地接受这种损失的,看到烂在地上的粮食,他们会在政治上采取行动的。
  看到中国风起云涌的反四人帮的政治运动,我知道人民决不会消极地接受官僚制度的统治,《新晚报》记者对于苏联正确的指斥,对于中国也是不移的真理,如果中国的统治者实际上是少数的特权阶级(这不仅仅四人帮时期为然),那么人民也决不会消极地接受,天安门的革命运动已昭示我们了。
  中国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迫切需要机械化,更迫切需要农民的积极性,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也就是反对农业生产的特权阶级,一层层的由党指派的官僚分子,他们瞎指挥,以此造成管理不善,不负责和疏忽的情形。
  这种情形苏联和中国没有什么不同,可说是「易地则皆然」,《新晚报》未免明于责人,昧于责己了!
  尤其是关于自留地问题,中国和苏联简直毫无二致,记者说:「在苏联,自留地占全国耕地不足百分之二,却提供了占全国需要百分之二十五的蔬菜!」
  中国农民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百分之几,供给的蔬菜又占全国需要的百分之几,我们不知道,因为中国向来没有这样的统计,但我们从实际生活知道,如果没有自留地和自由市场,那么全国人民的生活将不知发生多少困难?
  这是农民生产整个落后所派生出来的问题。说不到「自发资本主义势力太猖獗」的问题。四个现代化的重责,主要是由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民负担的,要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如此低下的生产力之下),只有让农民当家作主,在制度上改变官僚专政!


原载香港杂志《观察家》第14期,1978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