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姜君羊(田淑)
->
学习与思考
學習與思考 (一)
--關於唯物史觀--
田 淑
一、唯物主義歷物史觀的基本觀點
馬克思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是在社會思想史上對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恩格斯把這一發現比喻為達爾文學說對生物學作出貢獻一樣偉大。在馬克思之前,在社會歷史的研究上,佔支配地位的是唯心主義歷史觀。這種歷史觀只從人的主觀意識方面去考察社會的發展和變化,而不能說明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其次,唯心主義歷史觀對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變化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並不重視,認為只有絕頂聰明的人物和智者才是創造歷史的英雄,馬克思發現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正好與唯心主義歷史觀相反,他批判了唯心主義歷史觀的謬誤,確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在歷史科學研究中的主導地位。馬克思在1859年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曾「簡要」說明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如下(為了以後說明的需要,作者特意在馬克思提出的基本觀點前面標明數碼):
(1)「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於其上,並且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他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2)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使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3)「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藉以意識到這個衝突並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宗教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它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現存衝突中去解決。」
(4)「無論那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胚胎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只能提出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任務本身,只有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中,才會發生。」
(5)「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做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後一個對抗形式,……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胚胎裡,同時又創造出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因此,人類社會的史前史就以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
以上所引就是馬克思本人闡述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引文見於《馬、恩全集》第十三卷8-9頁。
二、馬、恩對唯物史觀的解說
過去,有許多人對馬克思提出的唯物史觀做過闡釋的工作,這對理解唯物史觀的觀點無疑起到一定作用。但在眾多的闡釋中,兩沒有比馬、恩二人對唯物史觀的精義解釋得最透徹、最明了、最確切的了。因此,為了確切地把握唯物史觀的精義所在,我們從他們的著作和通信中引述如下。
(1)1846年12月28日,馬克思給他的朋友俄國自由派地主、著作家安年科夫寫信,談了他讀普魯東的《哲學的貧困》一書的印象,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很壞的書」。他在信中批判普魯東的錯誤觀點的同時,也談及了有關唯物史觀的問題,他說:「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麼?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人們能否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式呢?決不能。在人們一定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態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和消費形式。在生產、交換和消費的一定階段上就有一定的社會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級和階級組織,一句話,就有一定的市民社會,就會有不過是市民社會的正式表現的一定的政治國家。」「這是普魯東先生永遠不會了解的東西。」
(2)馬克思和恩格斯於1845-46本合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關於唯物史觀有如下的話:「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為了生活,首先就要衣、食、住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同時這也是人們僅僅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都要進行的(現在也和幾千年前一樣)一種歷史活動,即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
(3)恩格斯寫於1877年6月的《卡爾,馬克思》一文中說到馬克思使自己名字永垂科學史冊的兩大發現之一的唯物史觀時說,馬克思「在整個世界史觀實現了變革。以前所有對於歷史的見解,都以下述觀念為基礎,一切歷史變動的原因,應當到人們變動著的思想中去尋找,並且在一切歷史變動中,最重要的、決定全部歷史的是政治的變動,可是,人的思想究竟從那裡來的,政治變動的動因又是什麼--關於這一點,沒有人過問。」「而馬克思證明,過去的全部歷史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在全部紛繁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問題的中心始終是社會階級的社會和政治的統治,即舊的階級要保持統治,新興的階級要爭得統治。可是,這些階級是由於什麼而產生和存在的呢?是由於當時存在的物質的、可以實際感覺到的條件,即各該時代社會藉以生產和交換必要生活資料的那些條件。」「從這個觀點來看,在充分認識了該階級社會經濟狀況(而我們那些歷史學家卻完全沒有這種認識)的條件下,一切歷史現象都可以用最簡的方法來說明,而每一歷史時期的觀念和思想也同樣可以以極其簡單地由這一時期的生活的經濟條件以及由這些條件決定的社會關係來說明。歷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實基礎上,一個很明顯而以前被人忽略的事實,即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就是說首先必須勞動,然後才能爭取統治,從事政治、宗教、和哲學等等--這一明顯的事實在歷史上應有的權威此時終於被承認了」。
(4)恩格斯在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寫成的《反杜林論》一書的第三篇「社會主義」中說,「唯物主義歷史觀從下述原理出發,生產以及隨生產而來的產品交換是一切社會的基礎:在每一個歷史地出現的社會中,產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隨的社會之劃分為階級或等級,是由生產什麼,怎樣生產以及怎樣交換產品來決定的,所以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恆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長的認識去尋找,而應當在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
「新的事實迫使人們對以往的歷史作一番新的研究,結果發現:以往的全部歷史,除原始狀態外,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這些互相鬥爭的社會階級在任何時候都是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的產物;因而每一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形成現實的基礎,每一歷史時期由法律設施和政治設施以及宗教的、哲學的和其他的觀點構成的全部上層建築都應由這個基礎來說明。」
(5)1883年,《共產黨宣言》出版第三個德文版本。這是馬克思逝世後出版的版本。恩格斯為這個版本寫「序言」,他又一次提到貫串《宣言》中的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他說,「每一個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基礎,因此(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即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鬥爭的歷史。而這個鬥爭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就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之下解放出來。」
(6)1885年恩格斯為馬克思《路易,邦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書的第三版寫的「序言」中說:「正是馬克思最先發現的偉大的歷史運動規律,根據這個規律,一切歷史上的鬥爭,無論是在政治、宗教、哲學的領域中進行的,還是在其他任何意識形態領域中進行的,實際上只是各種社會階級的鬥爭或多或少明顯的表現,而這些階級的存在以及它們之間的衝突,又為它們的經濟狀況的發展程度、生產的性質和方式、以及由生產決定的交換的性質和方式所制約的。」
(7)恩格斯在1888年《共產黨宣言》英文版的「序言」中又一次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作了簡明的解析,他說,「這個原理就是:每一個歷史時代主要的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賴以確立的基礎,並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
我們在上面引述的馬、恩二人對唯物史觀基本觀點的解說僅僅是他們著作中小小的一部分,但這足以使我們明白唯物史觀的真諦所在了。馬、恩二人在他們一生的科學研究的著述中,就是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來研究人類社會過去的和現代的歷史變化發展取得的極其輝煌的科學研究成果。他們的主要著作如《德意志的意識形態》、《共產黨直言》、《資本論》、《反杜林論》、《費爾巴哈論》、《家庭、私有財產及國家的起源》、《1848年至1851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路易,邦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法蘭西內戰》、《英國工人階級現狀》等等,都貫徹著唯物史觀的觀點。正因為這樣,他們的著作一直到今天,仍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經受了一個半世紀的歷史事變的考驗,證明馬、恩二人在這些著作中所闡述的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關於社會主義的理論,關於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戰略和策略等提出的觀點是完全正確的,從而使它們成為傳世的不朽著作。盡管這些著作直至今天仍然受到資產階級學者、自由主義者、修正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的種種挑剔、攻擊、閹割和篡改,都不能掩蓋它們的光輝。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愈益顯示了它們作為先進的思想武器的偉大力量。人們要對當今世界發生的各種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事件有個正確的認識並籍以推動社會的前進,還得從學習馬、恩的唯物史觀開始。
三、馬、恩告誡不要把他們的理論當成教條
馬克思、恩格斯在世時一直諄諄告誡追隨者不要把他們的理論當成教條,而要本著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認真去研究過去的、現在正在發生的一切事件,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參與事件的各種因素彼此之間的關係及其發展趨向,才能發現事件的客觀規律。對開這個問題,馬、恩二人都說過許多,我們在下而也摘引一些來加以說明。
(1)1877年11月,馬克思給《祖國紀事報》編輯部寫信,原因是該報在1877年10月號上發表了俄國民粹派理論家米海洛夫斯基的題為《卡爾.馬克思在尤.茹科夫斯基的法庭上》的文章,該文對馬克思《資本論》的觀點作了錯誤的解釋,它把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根據大量的客觀事實和資料,對面歐資本主義制度怎樣從封建制度內部發生和發展起來的論證,著作是「一般發展道路的歷史哲學理論」來對待:以為「一切民族,不管它們所處的環境如何,都注定要走這條道路。」馬克思認為這是對他「過多的贊譽」,也是「過多的侮辱」。他說:「一般歷史哲學理論這把萬能鑰匙」的「最大長處就在於它是越歷史的」,因而是抽象的。它只存在於具體的歷史事變的發展過程之中。所以,只有研究和理解了客觀歷史事件的整個發展過程,才能把握相說明「一般歷史哲學理論這把萬能鑰匙」,而不是相反。
馬克思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他提到了古羅馬平民所遭遇的命運。他說:古羅馬的平民「本來都是自己耕種自己小塊土地的自由農民,在古羅馬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這些農民被剝奪自己所有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變成了除自己的勞動力之外一無所有的「自由人」,與此同時,古羅馬也曾出現了「擁有全部財富」的人,結果怎樣呢?古羅馬的無產者並沒有變成現代的僱佣勞動者,卻變成了無所事事的遊民。那些擁有全部財富的人,也沒有成為現代的資產階級。整個古羅馬的發展進程只形成為奴隸佔有制,而不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馬克思所舉古羅馬社會發展的例子正好說明資本主義制度的發生發展只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各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正是出於歷史條件的不同,社會發展的道路及其形式也就大不相同,而表現為千差萬別的各具特點的客觀存在。比如英國的資本主義同美國的資本主義、法國的資本主義、德國的資本主義、沙阜俄國的資本主義、日本的資本主義等等,各自都有其形成的歷史及不同的形式。但本質上,它們都是剝削僱佣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社會形態。
(2)1890年6月5日,恩格斯給思斯特(1866-1933)寫信,同年10月1日又寫了《答保爾,恩斯特先生》一文。保爾,恩斯特在十八世紀80年代參加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是青年派領袖之一。他在《自由論壇》1890年5月14日的第十五期發表了題為《婦女問題和社會問題》一文。他自認為他是運用馬克思的歷史觀點研究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婦女運動的。他的文章招來了資產階級評論家海爾曼.巴爾的批評,為此,恩斯特要求恩格斯「用兩三句話談一談」他的觀點是不是「符合馬克思的觀點」的。已經是古稀之年的恩格斯對這位「青年派」的「同志」雖然並不贊賞,但仍然耐心地向他指出,首先他(恩格斯)並不認為巴爾所解析的就是馬克思的觀點,但認為巴爾指責恩斯特的觀點不符合馬克思的觀點是有理由的。因為,恩斯特把德國的「小市民階級」(即小資產階級──引者)和挪威的小資產階級等同看待是不對的。恩格斯說,德國的小市民階級是「失敗的革命的產物」,「具有膽怯、狹隘、束手無策、毫無首創能力的這樣一些畸形發展的特殊性格」,而「相反」,「挪威的農民從來沒有當過農奴,這使得全部發展具有一種完全不同的背景。挪威的小資產者是自由農民之子,因而比起退化的德國小市民來,他們是真正的人。」恩格斯認為,易卜生的戲劇裡所描寫的挪威小資產者人物都是「有性格和首創精神,行動獨立」的人,這同德國的小資產者是有「天淵之別」的。恩格斯還指出,「英、法等國的小資產者同德國的小資產絕不是處在同一水平上。」所以,恩格斯嚴肅地指明「如果不把唯物史觀當作研究歷史的指南,而把它當成現成的公式,按照它來剪裁各種歷史事實,那末,它就會變成自己的對立物。」正如恩斯特「按照德國的樣子來公式化地理解小市民階層並把它搬到這個國家(指挪威--引者)來,這是違反歷史事實的。」這便證明恩斯特「對於每一特定時刻起決定作用的歷史事實一無所知。」
(3)1890年8月5日,恩格斯在給康,斯米特的信中說:「我們的歷史觀首先是研究工作的指南,並不是按照黑格爾學派的方式構造體系的方法。必須重新研究全部歷史,必需詳細研究各種社會形態存在的條件,然後從這些條件中找出相應的政治、私法、美學、哲學、宗教等等的觀點……。但是,許多年輕的德國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只是用唯物主義的套語(一切都可能變成套語)來把自己相當貧乏的歷史知識(經濟史還在襁褓中)盡速構成體係,就自以為了不起了。」
(4)1890年9月21-22日,恩格斯在給約.布洛赫的信中談了有關唯物史觀的問題,他說:「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無論馬克思和我都從來沒有肯定過比這更多的東西。如果有人在這裡加以歪曲,說經濟的因素是唯一的因素,那末,他們就把這個命題變成毫無內容的、抽象的、荒誕無稽的空話。經濟狀況是基礎,但是對歷史過程發生影響並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著這鬥爭形式的,還有上層建築的各種因素:階級鬥爭的各種形式和這個鬥爭的成果--由戰勝的階級在獲勝後建立的憲法等等各種法權形式以及所有這些實際鬥爭參加者頭腦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學的理論、宗教的觀點以及它們向教義體系的進一步發展。這裡表現出一切因素間的交互作用,而在這種交互作用中歸根到底是經濟運動作為必然的東西通過無窮無盡偶然再件向前發展。否則把理論應用於任何歷史時期,就會比解一個最簡單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
「我們創造著我們的歷史。但第一,我們是在十分確定的前提和條件下進行創造的。其中經濟的前提和條件歸根結底是決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條件,甚至那些存在於人們頭腦中的傳統,也起著一定的作用,雖然不是決定的作用。」
在這裡,恩格斯舉了普魯士國家及其小邦國的發展史為例子,他說:
「普魯士國家也是由於歷史的,歸根結底是經濟的原因產生出來和發展起來的。但是,恐怕只有書呆子才會斷定,在北德意志的許多小邦中,勃倫登堡成為一個體現了北部和南部之間的經濟差異,語言差異,而自宗教改革以來也體現了宗教差異的強國,這只是由經濟的必然性所決定,……要從經濟上說明每一個德意志小邦的過去和現在的存在,……要不鬧笑話是很不容易的。」
恩格斯把那些單純從經濟的因素來說明複雜的歷史變化的人叫做「書呆子」。
恩格斯繼續說:「第二,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許多單個的意志在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而其中的每一個意志,又是由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互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而由此產生出一個總的結果,即歷史事變。
因此,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這「許多」社會「意志」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其次要弄清楚處在「互相衝突」中的「許多」「意志」的相互關係,「衝突」的深刻程度和力量對比,以及「衝突」的發展趨向。這樣,我們才能把握歷史事變的整個發展規律。
四、唯物史觀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
恩格斯在1877年6月中寫的《卡爾,馬克思》一文,其中談到了唯物史觀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意義,他說:
「這種新的歷史觀,對於社會主義的觀點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証明了:過去的全部歷史都是在階級對抗和階級鬥爭中發展的,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是一貫存在的,人類的大多數總是注定要從事艱苦的勞動而過著悲慘的生活。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只是因為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以前一切階段上,生產還是如此的不發達,以至歷史的發展只能在這種階級對抗的形式中進行,歷史的進步整個來說只是極少數特權者的事,廣大群眾則不得不為自己謀取微薄的生活資料,而且還得為特權者不斷增值財富。這種歷史觀以上述方法對以往的階級統治作了自然而合理的解析。可是這同一的歷史觀還使我們得到這樣的信念:由於現在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把人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最後根據,至少在最先進的國家裡已經消失;統治的大資產階級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不但不能領導社會,甚至變成了生產發展的障礙,如各國商業危機--尤其是最近一次的大危機--和工業受壓抑的狀況就是證明。歷史的領導權已經轉到無產階級的手中,轉到這個由於自己的整個社會地位只有用完全消滅任何階級統治,任何奴役和任何剝削的方法才能解放自已的階級手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已經使資產階級不能控制的程度,只有等待聯合起來的無產階級去掌握它,以便建立起這樣一種制度,使社會每一個成員不僅可以多加生產,而且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分配和管理,並通過有計劃地組織全部生產,使社會生產力及其制成的產品增長到保證每一個人的一切合理需要日益得到滿足的程度。」
社會主義的理論之所以由空想變為科學,就在於馬克思、恩格斯這兩位偉大的革命思想家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客觀的批判研究的結果。人們要懂得什麼是科學的社會主義,首先就應當認真學習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今天人們借著蘇聯的瓦解企圖否定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把它視為「烏托邦」,這只能證明這些人根本不懂得唯物史觀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史。正如恩格斯所說,這些人應當從社會主義的ABC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