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第四国际 -> 历次世界代表大会决议及主要文件 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和世界革命 (1948年5月)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殖民地革命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殖民地国家里爆发了一系列争取民族解放的激烈斗争。这些斗争表现了资本主义没落时期帝国主义的危机,从而把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问题提到了突出的首要地位。到目前为止,在本世纪的历史斗争中,尽管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这些地区,尽管对这些地区广大人类群众进行的超额剥削是物质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基础,尤其是欧洲的物质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基础,这些问题一直是处于次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远东各殖民地国家的斗争说明,在每一个落后的国家里,政治觉悟的提高是如此迅速,其规模是如此巨大,使得在那里进行的斗争已经达到了同欧洲的阶级斗争相等的水平。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事变特别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在这两个国家里已经实际爆发的斗争,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使本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同时也是、而且主要是向着夺取政权的目标前进。这乃是当前时代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斗争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要想谋求解放,必须夺取政权。 此外,尽管是通过消极方式,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斗争史证实了不断革命论的正确性,即不论无产阶级人数多么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不由它来领导是不能清清楚楚到达真正的出路的;殖民地国家的资产阶级不但在把本国从帝国主义束缚下解脱出来方面无能为力,而且事实上他们不得不把这些国家继续置于帝国主义控制之下,不得不和他们在最初阶段与之展开过斗争的同一帝国主义达成协议,以便平息并粗暴地制止工农革命斗争,甚至是把它镇压下去。 此外,远东的战后斗争,尤其是在爪哇和越南的斗争,还通过揭示世界革命的相互配合性来证实了不断革命论的有效性。在各个落后国家里进行的斗争是一个跃进,这个跃进使得殖民地革命的步伐与宗主国国内革命斗争的步伐日趋一致,甚至在某些时刻还超过了它。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方面是俄国的工人夺得了政权,一些激烈的斗争使得一系列欧洲国家发生了动摇;另一方面是在非洲和亚洲紧接着大战的告终而采用罢工和示威游行等方式进行的斗争尚未达到为夺取政权而战斗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势有了惊人的变化,甚至是反了过来:一方面是在欧洲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这些运动由于其阶级组成而趋向分裂,同时在每一个国家里都发生了阶级斗争,但这些斗争在尚未上升为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以前,或者是在刚刚达到这个水平的时候,便在西欧为帝国主义所镇压,在东欧为斯大林主义所镇压;另一方面则是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反对帝国主义的群众斗争迅速地以巨大的毅力上升为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而且事实上,在一定时期,还真的把政权从法国和荷兰手里夺了过来,为民族主义力量所掌握。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为夺取政权而进行的实际斗争以及它俩的暂时夺得了政权,有力地为下列事实作了卓越的说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斗争是当前战争和革命时代的一个基本的重要部分;实际上,这些斗争本身就包含着为夺取政权而必需的力量(正像不断革命论所阐明的那样)。这些斗争的目的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其原因是缺乏一个真正的革命党。 同远东斗争的全局(中国的内战,缅甸和印度的各项运动等等)联系起来看,上述事实不仅说明殖民地斗争的特定意义正在日益增长,而且说明这些斗争的国际意义在不断提高;对于帝国主义来说是如此,对于为争取解放和社会主义的世界斗争来说也是如此。 下列各因素对于长期以来便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里不断成熟的危机给以较大的推动力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危机是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国内因素多年积累的结果。 甲、帝国主义统治者,在遭到了惨痛的挫败之后,威信大减。以往倍受镇压和恫吓的各国人民已经懂得,他们的主子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的解放意志有了重大的发展。 乙、战争的变化使得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大为松懈,在某些情况下则是全部断绝。新的占领者代替了传统的压迫者,在不同程度上打乱了旧秩序。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就是这种例子。日本人在投降以前就为成立要求“独立”的民族政府创造了条件。 丙、战争使得老牌帝国主义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同它们的某些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陷于松弛,尤其是妨碍了宗主国向殖民地提供装备。同时,这些列强却仍然对这些殖民地保持着经济和军事控制,在不同程度上封锁了殖民地向其他列强购置装备的买卖和一般贸易。这就使得殖民地的经济情况更加恶化,使得帝国主义给这些殖民地带来的慢性危机更加显得尖锐化。 丁、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削弱和相对削弱以及美帝国主义的飞黄腾达,使得殖民地的某些资产阶级产生了一种希望,希望在从属于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的条件下,从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中获得利益。 根据上述扼要事例可以看出,殖民地国家所经受的震荡远非出自臆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就已经是被压迫群众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觉醒的起点。但是,同今天的斗争规模相比,同今天无产阶级在这些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老牌殖民主义帝国所经受的震荡程度相比,当年的斗争规模,当年无产阶级的特种独立作用以及宗主国经受的震荡就微乎其微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便在少数几个国家里发生了革命运动,又过了几年,仅仅是在某些情况下,才又发生了别的革命运动(1921年、1930年和1932年在印度,1926年在中国, 1926年在摩洛哥等等……)。在当时,力量尚属微小的无产阶级是跟着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国民党)走的。英国、法国和荷兰几乎是纹丝不动地保住了原来的统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桔束后出现的革命危机则波及到了远东,也波及到了印度尼西亚和近东的每一个国家,还波及到了每一个阿拉伯国家(尽管规模大小不一,特点也不相同)和每一个北非国家,就连非洲南部的民族也有了觉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他们占全人类的绝大多数——不再是像二十世纪初期作为世界资本主义政策消极对象的那些人民了;他们越来越成为世界政治的一个决定因素。 如果说十九世纪的标志是欧洲各民族的觉醒和他们宣告要独立,那么,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标志将是亚洲及北非各古老民族提出民族的要求,将是非洲大陆各个辽括的黑人国家的觉醒和民族觉悟。 随着第二次帝国主义大战的结束而开始的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各个大殖民帝国的瓦解。这种瓦解是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不能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世界革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这种发展把宗主国的阶级斗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社会斗争和民族斗争结合在一起,同帝国主义大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大大地提高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斗争的特种意义。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危机的深度,主要可以用下列事实来加以衡量:它们原先用来收买国内无产阶级一定阶层的那一大部分超额利润消失了,它们再也不能不运用大幅度降低宗主国无产阶级生活水平的办法,来维持国内的经济平衡。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伟大革命斗争来看,世界革命的国际配合性,从来也没有表现得这样明显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革命,在一系列国家里(越南,印度尼西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目前正进入停止状态,而且正在后退。帝国主义能不能够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当中重新建立它们的控制呢?世界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殖民地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等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排除了旧事物以任何形式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帝国主义不得不另行策划新的殖民主义统治方式。但是,由于世界力量对比的当前状态,由于老牌帝国主义的削弱,由于美帝国主义不可能取代老牌帝国主义,或到处去支持这些老牌帝国主义,由于土著资产阶级的基础的薄弱性,由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改良主义组织的不存在,所有这些情况使得殖民地国家里的各种矛盾比起宗主国里各种矛盾来要深刻得多。因此,即便是在宗主国内把工人运动镇压下去(这种镇压本身并不是能够迅速做到的),也无法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革命时期,不在各个殖民地里很长时期地延续下去,不能阻止帝国主义就治,在一段长时期内,仍然具有深刻的不稳定性。 另外,由于还有很多危机,殖民地国家一定会发生为争取独立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一定会发生为建立工农政权和反对以帝国主义为靠山的土著资产阶级的斗争。因此,各个殖民地国家是第四国际要去建立群众革命政党的最重要的中心之一。为了殖民地被剥削者的胜利,这种政党是必不可少的。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革命遭受了挫折,这是它们的运动陷于孤立的结果,这种孤立的由来是宗主国的援助不够,是因为斯大林分子的背叛行为,是因为各个革命党的薄弱,尤其是因为在两个远东最大的国家里,革命进程的发展不平衡。这两个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远东各个斗争发展上的不平衡,正在通过彼此间的配合来获得克服。另外,这些斗争的发展还受到了日本斗争发展的影响;在日本,由于工人阶级的不断骚动,日本帝国主义遭到了失败。 二、世界的重新划分和列强之间在殖民地里的新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乱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当初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占优势地位的英国,其力量发生了深刻的消亡,而美国则从中获得了利益,英国不得不另行制定一套新的帝国战略。美国在走向统治全球的道路上,不能不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予以特别地关怀。在这些国家里,老牌的统治者摇摇欲坠,而这些国家的战略地位、天然资源(石油、铀矿等等)、广大市场以及投资场所等等许多方面更是引人注意。结果,美国在这些国家里占了越来越优势的地位。 美国把它的阵地扩充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还有另外一种必要,那就是它想制止苏联扩大它的影响,井且在一旦同苏联发生冲突时,保持自己处于有决定意义的地位。 (一)英国的后退甲、迄今为止英国在远东的后退表现得最为明显。1939年时,英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和投资(一百亿美元)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但是,由于战争关系,美国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顶替了英国,英国几乎放弃了它在中国的全部利益。它主要保留了香港这个十分重要的阵地;但香港是孤立的。总之,英国打算在太平徉上占有的势力很小,太平洋变成了一个漫无边际的美国大湖。 乙、前前后后好几十年,近东和中东曾经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些地区差不多是为英国所专有。当时,英国把控制远东和中东国家看做是同由它来操纵的远东帝国生死有关。发现了石油层以后,这些地区的重要性就更为增加了。 直到今天,英国在这一地带的阵地依然是强大的,但它目前的趋势是,在美国的渗入面前作出让步。同时,英国的影响也正在形式上有所改变。伊拉克和约旦仍然是英帝国主义的中东支柱。反之,英国在进行了一踢国际对抗之后,在伊朗的势力有了下降。苏联对伊朗施加压力的规模,促使美国加紧了干预;美国已经不再单单依靠英国来堵塞苏联的进路。从此以后,英国便把自己的势力压缩到了波斯湾沿岸的南方油田地区去。 英国目前在埃及的阵地是完全靠不住的。埃及在大战期间取得了经济发展以后,这个国家的社会矛盾比任何其他阿拉伯国家都要尖锐。由于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人民压力异常强大,英国将会被迫使用大规模军事力量和血腥镇压来保住这块阵地。在这种耗资巨大和富于冒险性的解决办法面前,英国已经不得不考虑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从埃及全部撤退。 英国被迫从巴勒斯坦撤走了军队,这也是因为在战后的骚动面前,在反帝情绪的崛起面前,在帝国财源减少、不得不压缩开支面前等等,英国已经无能为力。 丙、通过上述考查,可以看出,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殖民剥削在形式上有了改变,同时,英国的帝国战略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英国不得不精减军事力量,因此它已经不再用派驻军队的办法来把它的意志强加于人。英国已经被迫寻求同中东、近东殖民地国家签订协议的办法来在这些国家保持它的经济利益和财政利益。它在印度和缅甸奉行了同样的政策。 从战略角度来看,英国事实上已极放弃了对地中海的控制,而只保留了几个有决定意义的基地,这些基地是马耳他岛,塞浦路斯,直布罗陀和利比亚港口(土布鲁克和本加西)。总之,美国正在地中海上取代英国的地位。 丁、根据国防部计划,英国在战略方面和经济方面已经撤往黑非洲。英帝国已经把它的防御中心设在肯尼亚的奈罗比附近。与此同时,英国已经计划开发全部非洲资源。这些资源经过大力开发以后,一方面可以抵消英帝国在其他地区蒙受的损失,另方面也可以让非洲集团实现由于它的战略地位而必不可少的经济自给。英国已经向南非联邦作出了年达一亿英磅的巨额投资。与此同时,诸多英国企业也已经按照宗主国工业下放和巩固非洲帝国等统一规划,在南非设置了分公司。在英属东非,类似的开发工作也正在一个比较小的规模上进行。 (二)美国的扩张美国仗着经济和时政上的无比威力,它在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来往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对待美国,井不像对待老牌殖民主义列强那样深具戒心。 甲、在远东 强大的日本垮台以后,美国成了太平洋地区不容置疑的主人。美国独自占领着日本,正在把日本变成它在远东的主要堡室。美国恢复了日木工业某些部门的生产,特别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日本纺织工业的恢复和充分投入生产,引起了英国和中国的巨大不安。美国想使日本重新成为远东的工业中心。 占有中国的广大市场,是美帝国主义的首要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要把中国划分为若干个势力范围,而是要实行个人有权采取主动的自由。由于经济上的压倒优势是在美国一边,美国也就能够独占整个中国市场。但是,自从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实现这项政策方面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内战,通货膨胀,贪污,盗窃等等,还有美苏之间在远东的对抗。苏联在远东占有着重要的战略阵地(旅顺,对于大连和铁路享有的权利等)。 从I945年10月到1946年夏季,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提供这种援助的理由是中国内战的再起,和苏军撤离满洲以后,中共军队进入了这一地区而形成的危险。 1946年1月,杜鲁门的特使马歇尔将军为结束中国的内战作出了努力,他想用成立一个共产党在其中占有一席地位的联合政府的办法,来促使蒋介石和共产党双方达成协议。美国这项企图自有它自己的用意,美国必须使中国停止分裂状态和地方性的内战,因为这种分裂和内战会使中国无法进行严肃的经济建设,会使华尔街渗入中国的计划难以兑现。马歇尔使命的失败和蒋介石对于美国资本主义想要充分控制中国二做出的抗拒,使得美国从1946年9月突然终止了军事援助。但是美国的中国的事态是不能漠不关心的,他不能容忍苏联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里扩大影响。政府军由于缺乏弹药而不能继续利用美国武器,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华盛顿当局不打不重新考虑,又向它提供了大量的紧急援助。 美国在爬上了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之后,实现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1946年7月4日美国正式宣布给予菲律宾以独立,但是这个岛国的被奴役地位并未因此二有所改变。此外,美国对于美拉尼西亚和玻里尼西亚的用心,不能不引起它和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之间的摩擦。 乙、对老牌帝国的渗入 美国在远东建立了霸权之后,必然要侵占老牌殖民主义帝国在地球这一地区占有的土地,而其中最值得染指的,当然是法国和荷兰那样衰弱了的或者是遭受了破坏的帝国主义所占有的土地。美国为让这些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重建其统治而提供援助的结果,只是为了巩固了美国对于东南亚的抵押权。最近,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这同荷兰进行谈判时,美国就用强人接受它为具有无上权力的仲裁者的手法,为自己在印度尼西亚的利益创造了方便。在越南,美国的幕后干预对于谈判发生的影响与日俱增,美国施加压力的主要目的是根除斯大林在越南的影响,并使战争早日结束。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已经把法国在太平洋占有的土地(新卡里多尼亚岛和法属大洋洲群岛)广泛地置于自己的经济控制之下,最后,美国追求的利益就连葡萄牙在远东占有的土地也不放过,特别是澳门,由于澳门在战略上显然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人可能想在那里建立海军基地。美国在英属安的列斯群岛上的影响也大为增强。英国对此感到了震惊,它正在考虑成立一个安的列斯联邦来抵制这个强大毗邻的威胁。 美国还向非洲渗人。它在南非的利盆有增无减。它对德士瓦的工业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并且在金矿方面取得了新的阵地。美国资本对于法属黑非洲的市场也感兴趣。 在法属西非,美国主要是通过私人投资和提供物质及资本的方式向摩洛哥进行渗入。第二次世界夫战结束以来,美国已经成了这个阿拉伯王子帝国的主要供应者。类似的倾向在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也有所表现,尽管不像在摩洛哥那样明显。 丙、美国的地中海政策 美国对于地中海东部采取了比较直接的渗入方式。1947年5月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法案以及杜鲁门总统发表的演讲,标志了美国对于这一地带的政策的一个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美国向土耳其提供的专门用于军事及战略的一亿美元贷款(修筑公路、铁路及机场,各个港口的现代化及军队的摩托化),把土耳其变成了美国用来进行反苏的前沿堡垒。 美国近来取得的对于伊拉克军队的军事控制,为美国在这一地带苏联边境线上采取的安全措施作了补充。 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由于法国的撤离和英国同这两个国家关系恶劣,美国大力发展了贸易往来,美国的商品淹没了这两个国家的市场。 自从伊本•赛岛德当政之日起,美国使运用巧妙的政策在沙特阿拉伯成功地取得了对超大部分领土的排他性的租让权。伊本•赛岛德毫无保留地把采地授予了美国的各大石油公司。 由此可见,美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无不处处占上风。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衰弱下来或是遭到破坏的一切其他列强来说,美国在经济上、财政上都占压倒优势,这为美国向地球上的其他新地点进行渗透来说,日益有利。但是,这种渗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中国和南美,美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英国挤了出去;但是,在印度和非洲,这种进程就慢得多了。 美国对于殖民地国家进行的干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对那些基础发生了动摇的各个帝国主义提供了援助,援助它们在受到直接威胁的地方去恢复秩序并重新建立它门的统治;另一方面,美国却又利用这种时机向这些地方进行了渗透,为在这些地方取代上述各帝国上义作出了准备。对于这些老牌的殖民主义列强来说,美国提供的这种援助是一种一刀双刃的做法。 另外,美国的财富,对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软弱的资产阶级来说,有着一种无可否认的吸引力,并且具有破坏老牌帝国的趋势。美帝国主义可以向这些资产阶级提供一种经济上为他人附庸而表面上却政治独立的前景。这种所谓政治上独立的含义,对于这些资产阶级来说,首先是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加紧剥削土著群众的权利和留在美国政策轨道上的义务。 (三)国际对抗地区美国进行扩张这个新的事实,打乱了旧的列强对抗形势图。 在远东和中东,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国家里的对抗,主要是苏美之间的对抗。 甲、在远东,苏联和美国特别是在中国和朝鲜互相抵触。苏联在从满洲撤兵以后,企图通过毛泽东的军队在那里一再发动进攻来继续把满洲置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朝鲜自从1905年起即为日本所统治。1943年,在开罗会议上,朝鲜获得了中国、美国和英国正式承认其独立,以后又在1945年莫斯科会议上,获得了苏联正式承认其独立。然而,大战结束以后,上述事实并没有能够阻止新的胜利者在这个国家里展开了一场真正的竞赛,其结果是把朝鲜半岛,一半一半,截然分开,成了两个互相隔绝的地区。苏联占领了北部的工业区(煤,铁和发电),美国则占领了人烟最稠密的、主要是农业区的南部。就这样,朝鲜的经济生活遭到彻底的破坏。 近东和中东是另一个角逐场,竞争的目标是石油和对东地中海的控制权。最近这段时期,美国在这两个方面都获得了进展。美国在伊朗和土耳其取得了多大进展就等于苏联在该地区作出了多大退却。在瓜分巴勒斯坦的问题上,苏联所采取的态度,证明克里姆林官希望在将来,利用由于英国的撤退而造成的混乱局面,向近东进行渗入。 乙、为了应付苏联的危险,美国和英国想尽一切办法来使彼此的政策一致;但是,尽管如此,这两个列强在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着严重的摩擦。 美国在远东,特别是在日本,奉行着反对英国的政策,这种政策不能不让伦敦商业中心的老板们深深地感到不安。 总的说来,英国对于美国就英属自治镇和殖民地施加的经济控制表现了不安,因为,大战期间,英帝国联邦若干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澳大利亚,安的列斯群岛,南非等)越来越为美国所控制。目前,英国正在试图不顾美国的要求,用维持并加强帝国特惠税制度,加强帝国的经济团结以及勒紧其在非洲的占领地(拒绝把西南非洲交付联合国托管,实行泛非计划等等)等办法,来抵制美国进行渗入的逆流。 三、帝国主义寻求新的就治方式在新的形势之下,帝国主义不得不修改一下他们的传统的统治方式。他们要再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地继续统治被奴役的人民,已经不可能了。当群众的要求已经成了一股太大的力量的时候,帝国主义者,为了避免什么都丢掉,就越来越不得给予群众以名义上的独立。在各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公开的斗争,或是推迟这种斗争,帝国主义者竭力使用表面上的民主来掩盖自己的统治。这一类的企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方面设法到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里面去一寻找更为广泛的支持,另一方面则到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内部去鼓励或甚至是制造人为的分裂。 大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曾立刻试图在联合国范围内,给予这种新的殖民主义统治方式一种国际上的法律公式,也就是“托管制度”。但是,直到现在,这种公式缺乏任何内容,因为老牌的帝国主义者们一般是都拒绝把它们的殖民地和委任统治地交付“托管”。另外,联合国非但没有对如何使这个哗众取宠的公式付褚实施表示过任何关切,非但没有对帝国主义对于殖民地进行的干涉表示过反对,相反的,联合国在它的安全理事会上还表现了自己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工具。例如联合国在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干涉,就是这种情况。在印度尼西亚,联合国成了反对印度尼西亚人民意愿的美帝国主义意志的代言人。 在独立的要求已经无法回避的国家里,帝国主义者越来越趋向于用同民族资产阶级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合作和达成更多的妥协等手段,来进行间接的统治。这种政治手段的趋势是,尽量掩盖这样一件事实,即宗主国在允许一些国家“独立”之后,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仍然保持着极端广泛的控制,实际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控制。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通过其影响的简单比重来继续实行其杭治。 另外,帝国主义越来越趋向于采用制造分裂和人为的分立等办法,企图对正在进行反抗的殖民地保持自己的统治。在过去,殖民主义的赞助者往往提出来说,殖民主义在一系列国家里起了统一作用;而现在,日暮途穷的资本主义,为了维持其统治,已经不得不把这种“统一”作用论收起来,而制造了一种新的分立主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勒斯坦等)。在各个殖民地里,这种进程的发展并不一致。它在远东及近东的某些国家里表现得特别突出。反之,在反帝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发展仅仅是在开始,同时,这一发展,虽说是在阔步前进,但同远东各国相比,仍然十分落后的中非和南非,老牌帝国主义的阵地则有所加强。 老牌帝国主义在实行其新的统治方式时,并没有什么系统化。相反的,他们凭经验行事,摸索着来,时而猝然改变做法,他们根据所遇到的压力大小和力量对比的不同,对此一国或彼一国而变化方法,关于这一点,人,们只消考察一下不同帝国主义的各项政策,就可以看得出米。 (一)英国的政策世界大战严重地动摇了古老的大不列颠帝国。在大战以前的岁月里,英国在亚洲的阵地就已经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遭到了日本有力的袭击。日本在亚洲大陆上发动的军事进攻,只不过是它的经济优势的必然后果。英国军队于日本投降后,重新回到缅甸和马来亚时,它所看到是经过战争和被占领之后,经济上陷于瓦解,政治上被民族主义的希望掀起了巨大浪潮的一些国家。如果说,在整个大战期间;如果说,在1942年8月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开始了一个真正的军事独裁时期,那么,反叛的力量并没有因此而未能在群众中联合起来。1945年11月,当英帝国主义对商德拉•博斯的印度国民军老战士们提出控诉时,这些反叛力量便揭竿而起。游行示威和举行罢工的浪潮席卷了全国;随后,1946年2月,印度皇家海军进行了暴乱,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孟买工人们的支持;所有这些,就像警报一样,在帝国主义的耳朵里响了起来。 英国当时是不能用加强军事机器和镇压机器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因为它那经过大战而肯定衰弱了的经济地位不许它这样做。于是它便用给予名义上独立的办法来寻求解决。这种独立戏剧性地表现为英国军队的撤退,而留下来的则显然是仍归完整无缺的英国进行统治的基础。这种手法在印度表现得最清楚。英国通过建立像巴基斯坦和印度斯坦这样两个既无地理团结,又无经济团结的人为的国家而一举两得:它一方面在表面上满足了群众的民族主义渴望,并且把两个宗教性社会对于帝国主义的敌视一转而为它们彼此间的斗争;另一方面,它使用让两个印度国家彼此为敌的办法,不可救药地削弱了这个国家,使它在经济方面不可能获得任何的严肃发展,并且为自己准备了进行阴谋策划的广阔地盘。这样,英国就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就可以保住它对矿山、种植园、工厂以及银行等的占有权。由此可见,印度独立的意义是帝国主义不再直接对这个国家进行统治,而是通过在那里的资产阶级和土著封建主来进行统治,同时,印度的分裂又为印度资产阶级和穆斯林资产阶级的服从英国提供了保证。 缅甸的失去独立,只是比较近来的事(1816年);大战期间,缅甸的群众对于英国剥削者采取的敌对态度,是用拒绝站在同盟国的一边来参加战争而表达的。日本投降后,这种敌对态度又表现为长时间的举行动乱,进行分立主义的示威游行和民族主义的骚动。在这个国家里,英国也不得不寻求一项解决办法;它在同反法西斯联盟进行的谈判中,找到了这种解决办法。反法西斯联盟原本是一个民族主义的广泛组织,它包括的成只有共产党、社会党、仰光工会组织和农民协会。1946年由于其领袖奥格•桑进行了清党,反法西斯同盟变成了有产阶级的反动武器。缅甸的独立实际上是把为帝国主义的利益而压榨群众的重任托付给了缅甸的有产阶级。同时笼罩着全缅甸的内战的地方形势,波及到了资产阶级和半封建阶级各个阶级的内部不和,使得当权的人不得不向英国呼吁,要求给予支援。 在马来亚,英国允许了当地的资产阶级比较广泛地参加政治生活,但是对于那里的军事基地和海军基地,却保持着牢固的统治。 非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远东各殖民地的发展,英帝国主义在那里保持着它的传统的统洽方式。英国力图用资本大量出口的方法来在非洲进行扩张并加强自己的权力。大战以后,英国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南非,其次是西非。就这样,英国帝国主义通过从中东和远东撤退,克服了发展上的不平衡,但是它这种克服不平衡的结果却产生了东方和非洲日益增长的相互配合,这种配合正在为可怕的非洲帝国挖掘坟墓。 (二)法兰西联邦在法国被占领期间,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不得不广泛地依靠非洲殖民地。正因为如此,戴高乐才向土著居民许下了诺言,答应改善他们的处境,好让他们为战争出力。这项诺言可见诸布拉柴维尔会议发表的声明。布拉柴维尔会议于1944年年初,提出了战后将来殖民地组织的各大要点。法兰西联邦一语就是在该会议上以取代法兰西帝国的形式提出来的。会议建议成立一种由海外人民自由参加的、同法兰西共同成立的联合体。最令人注目的是有关取缔强迫劳动,给予组织工会的权利以及成立一个非公民团,赋子土著居民以选举权井保征他们在宗主国国民议会里具有限定名额的代表等各项决定。 实际上,这些决定的有效范围是有局限性的,它们一点也没有改变殖民地的剥削制度。强迫劳动通过种种借口又加以恢复,工会权也不断被行政当局和移殖民加以破坏。至于说到选举权,向法国议会派遣几名议员,井没有能够使殖民主义有所和缓。更有甚者,享有无上权力的行政当局和移殖民们,用尽了各种方法,如施加压力,进行恫吓和腐化收买等等,使得在大多数情况下,选举殖民地群众的真正代表成为根本不可能。 在法兰西联邦的民主招牌下,事实上,镇压变得更加空前的残酷,更加空前的难以容忍,1945年在阿尔及利亚的大屠杀,还有在马达加斯加的大屠杀和越南战争,就是一些例证。 根据新宪法产生的法兰西联邦议会完全是一种讽刺。表示愿望是裁会的唯一权力,它不是任何选举的产物,因为议员当中,有半数是按照行政当局的个人爱好的反映而派来的。 法兰西联邦的政策,在企图比过去更加广泛地利用土著资产阶级来充当帝国主义的传送带这一点上,是和英国目前的政策如出一辙的。但是,法国的政策同英国的政策有一点不相同,那就是法国在经济方面遭到的损失和削弱比英国尤甚,因此,法国在作出让步时,其活动余地比英国小。另外,法国所面临的殖民地资产阶级,不论是在哪里,都没有像印度的资产阶级那样发达。法国的让步以在“法兰西联邦范围内”给予独立为最高限度,这种范围实际上等于一把铁锁,外交和军队仍由法国掌握,财政以及整个经济仍须服从宗主国的利益,等等。在这种条件下谈独立,只不过是一种赌注和讽刺而已。 (三)荷兰的政策将近三百年来,荷兰资产阶级的财富是用对印度尼西亚人进行疯狂剥削得来的。处在最残酷的奴役制度之下的印度尼西亚人民,早在1914年前就已经开始道出了他们对于独立的愿望。从1942年2月起占领了印度尼西亚的日本,在投降以前,为成立以苏加诺博士为首的独立政府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摆在荷兰人面前的已经是这样一个既成事实:印度尼西亚独立了。在当时,对于荷兰人来说,那怕是有英国军队的援助,要想重新征服一个已经举国揭竿而起的、反对它俩的统治的国家,已经根本不可能。然而,荷兰人也井不甘心眼看着这个荷兰的收入源泉跑掉。 1942年12月,威廉敏娜女王发表声明,代表荷兰政府宣布,大战结束以后,要成立一个联邦,在这个联邦内,宗主国和殖民地将享有平等地位。在荷兰政府同印度尼西亚民族政府进行的激昂谈判中,这种“平等”的含意就昭然若揭了。从其基本各点来看,荷兰帝国主义的政策同法国帝国主义在越南的政策拜无二致;荷兰也想依靠印度尼西亚的资产阶级,但是由于荷兰的衰弱,由于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剥削对荷兰来说生死攸关,,荷兰在作出让步的道路上,无法再朝前进。实际上,荷兰拒绝让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独立,它力图把这个年青的国家置于双重障碍之下:第一,把印度尼西亚作为印度尼西亚联邦成员国之一。印度尼西亚联邦是在荷兰的最高照顾下成立的,包括加里曼丹共和国和东印度尼西亚(小冀他群岛,西里伯斯,马鲁古群岛,新几内亚等)联邦。第二,像法国在交趾支那所试行的那样,成立一个荷印联邦,荷兰想用甘脆在全国不同地区制造分裂主义运动,以致力于分化印度尼西亚的资产阶级。 1947年7月,荷兰发动了新的军事进攻,进攻的目的是要把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予以最后扼杀。应该着重指出的是,荷兰之所以能够在印度尼西亚继续保持其阵地,是因为英国于1945年8月进行了军事干涉,是因为英美向荷兰提供了军事补充物资。美国在印度尼西亚的石油上,在印度尼西亚的橡胶和锌的贸易方面,享有利益。 四、殖民地的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统治的新方式 所有上述的间接统治方式,其价值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帝国赋予殖民地资产阶级以比较重要的地位,只能是准备下了更加尖锐的阶级斗争,使劳动阶级更加直接地反对他们的土著剥削者。群众必然会看透这样一点:不推翻土著资产阶级,不把政权夺到自己手中,就不可能从帝国主义统治下获得彻底解放。 在过去,人数上力量薄弱的、同地主阶级具有联系,有时还就是一回事的殖民地资产阶级,只是儒怯地反过帝国主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利润和剥削的基础。当时,为了进行反帝斗争,殖民地资产阶级需要获得群众的支持,但是同时他们却又害怕群众运动,主要是害怕土地革命,他们所一向关心的是怎样才能同帝国主义达成妥协。 帝国主义企图采用新的统治方式之后,殖民地资产阶级在这种简接统治的方式里面,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之后,就成了帝国主义的更加坚决的同盟军,成了群众的更加直接的压迫者,在此同时,他们就更不能起严肃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作用了。 至于在像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那样的、革命运动已经大规模展开了的国家里,资产阶级的表现是:他们不再在对帝国主义唯命是听和反对劳动群众的问题上犹豫不定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资产阶级所仅有的一点反帝斗争几乎是全部一笔勾销。有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仅仅是为了服从另一个更为强大的、能够保护他们反对群众运动的帝国主义时,才表示愿意进行斗争。法国的有些殖民地,例如摩洛哥,看起来就是这种情况,美帝国主义对摩洛哥的渗入正在日益扩大。 遭受英国帝国主义统治的土著资产阶级本身有一种表面上向外发展的趋势。例如埃及就是如此。埃及对利比亚和英埃苏丹,主要是对后者,提出了严重的主张。从帝国主义的角度来说,这种趋势并不说明土著资产阶级的力量或者是他们的独立在日益增长,而是说明土著资产阶级在工业方面无法同帝国主义在主要市场上进行竞争,说明他们想到比较衰弱的国家里去寻找市场。这种趋势表明了为帝国主义的商品充当中介人的土著资产阶级的买办性;同时,在一般情况下,也证明了土著资产阶级是在如何地服从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土著资产阶级为了应付帝国主义列强和加强自己的阵地而进行的斗争,证明他们与日俱增地变成了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相互竞争和对抗的牺牲品。 不同国家的不同资产阶级政党,表明了这个阶级的不同的性质。 在中国,国民党目前已分分裂为许多个相互对立的集团,迄今为止毫无结果的,拥护革新的示威游行,首先是些对最雄厚的中国资本家有利的改革国民党的企图。向美帝国主义投了降的国民党日议失掉其群众基础,并且在农民红军的面前不断地遭到挫败。同美帝国主义有着联系的国民党,针对一切中国群众,正在起着彻头彻尾的反革命作用。国民党资产阶级的买办性从来也没有像他们在帝国主义面前卑鄙地投降表现得这样露骨过。中国资产阶级同美帝国主义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从属于苏美双方在中国的对抗和中国国内的阶级斗争。 在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分裂是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领导阵营内部表现出来的。1948年l月,沙里尔和他手下的人同社会党决裂,表现为日益倒向投降主义,而新政府则承担了将大片国土出让给帝国主义者的条约的责任。在穆罕默德•哈达的颁导之下,穆斯林马斯友美党,苏加诺总统的印度尼西亚国民党,还有社会党和斯大林主义党,又重新纠合在一起。 在印度,帝国主义剥削的性质,井没有因为它的统治方式由直接过渡到间接而产生质变。帝国主义通过其经济在整个印度国内的单纯压力以及它对印度洋的控制而进行着统治。所有的贸易银行以及绝大部分对外贸易都掌握在帝国主义手里。帝国主义占有着经济方面的最有决定意义的各个部门(矿山,种植园,黄麻,除去铁路以外的运输,保险,还有一部分纺织工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印度资产阶级分到的利润,毫无疑问是有所增加的,特别是在纺织工业方面,但是,在经济的其他领域方面,他们所分享的利润仅占次要地位,而且即便是在印度资本已经打进去的那些部门里,要想最后改变英国资本的优势地位,印度资本多多少少是无能为力的。印度资本面临着被挤垮、被淘汰的危险,尽管它采取了一些中断英国资本进行投资的措施,而且在这一点上,通过对工人们的进一步加紧剥削,抵消之后还绰绰有余。基本工业仍然是没有获得发展。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资产阶级是无能为力的。尽管在作为工业大发展最基本前提的重工业方面(例如铁和钢)也取得了某些进展,但电气化还是没有发展起来。印度资产阶级要想起任何重要的独立作用,都要求国家的高度工业化,主要是发展基本工业,而这一点,在帝国主义统治之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印度,没有高度的工业化便不可能说什么本国资产阶级的独立作用,而在日暮途穷的资本主义的范围内,高度工业化是办不到的。因此, 对于印度资产阶级来说,在购买工作母机方面,要同握有大量外汇的国家扩大其独立贸易是不可能的。 综合上述各项因素,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管英国帝国主义撤走了它的占领军,但印度洋仍然是英国的湖泊,从这个湖泊出发,英国是可以把它的意志强加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资产阶级身上的。 尽管印度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殖民地地位的阶梯上爬了起来,但它并没有从殖民地地位的阶梯跨到独立地位的阶梯上去。 泛印大会是印度资产阶级的政党,这个政党利用群众的战斗性取得了英国帝国主义的一些让步。泛印大会上台以来所进行的至为粗暴的镇压,已经证明了这一政党的阶级本性。 由真纳镇导的穆斯林联盟,在印度国会的部长们采取了土地政策而又不进行任何认真的改革,并且对大地主施加保护之后,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发展了群众基础。穆斯林联盟既综合了若千封建分子(这些封建分子把穆斯林联盟看成是他们的特权的堡垒〕,又结合了淹没在印度资本家之间的新兴的穆斯林资产阶级,还有那些被迎合人心的拥护土地改革所吸引来的农民阶层。穆斯林联盟虽然是在巴基斯坦掌握了政权,但是这种离奇的大杂烩,早晚是必然要爆炸的。 在中东,1945年在英国唆使之下成立起来的阿拉伯联盟,一方面纠合了利益上有分歧的各国首脑,另方面也纠合合了一些相互对立的社会阶层,直接向帝国主义卖身投靠的老封建首领和寻求扩大其影响和市场的新兴资产阶级。结果是阿拉伯联盟井不具备具正的一致性,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能达成协议。没落的封建主义和只能仍然是个早产儿的阿拉伯资产阶级,谁也统一不了阿拉伯世界。 五、殖民地的农民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给殖民地国家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这些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又在殖民地国家里引起了老的社会结构的混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运动加速了。由于战事的原因,必须发展一系列殖民地国家(埃及,巴勒斯坦,满洲,朝鲜,中国的某些地区,等等)的经济资源。 尽管有了这些经济上的发展,但是在各个殖民地国家里,从经济的性质来说,占上风的依旧是农民。 我们把殖民地国家分为主要的两类: 甲、很久以来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民族觉悟的国家,例如印度,中国,越南,满洲,朝鲜,印度尼西亚,中东各国,埃及,北非等。这些国家的整个结构是相类似的,问题也是雷同的,虽然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的由来主要是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在所有这些国家里,农民占全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些农民过的是极端贫困和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所有的是一些无法赖以为生的小块土地,而另一头期是一小撮大地主分占了绝大部分土地。在这些国家里,高利贷是不断地在农村人口中流行泛滥的祸害之一。到处是饥饿或多或少地长期威胁。所有这些情况把农民置于了不折不扣的农奴地位,使得土地革命成了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动力。特别是在远东,由于存在着非常激烈的农村矛盾,土地问题成了更加尖锐的问题。由于这种原因,农村里的阶级关系有着一种特别的爆发性。 乙、民族意藏正在开始觉醒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 这些国家的特点是社会的分化比前一类国家要远为落后,和存在着旧的部落结构的残余(赤道非洲,比属刚果,葡属西非和东非,西非和东非的英国阵地)。当地人口的广大群众在古代的条件下从事耕作,往往是在村庄的基础上从事集体劳动。他们的痛苦是殖民行政当局的滥用权力(对于耕作权的限制,强追他们按照行政当局规定的市价出售产品,赋税,强追劳动等等)。 占有广大土地的主要是殖民地公司。资产阶级不过是在刚刚露头,主要是商业资产阶级,而且他们一开始就被各家大公司的竞争所压倒(不通过这些公司的居间就不许经营进口或出口)。骑在群众脖子上的一般都是些由行政当局委派和收买并被行政当局主要用来征收税款的村长。 无产阶级人数极端有限,他们集中在少有的几家运输企业里(铁路,港口,邮局)。 在殖民地国家里进行的斗争,通过这些国家被压迫群众的经验,都证实了革命的不断性,这些经验的代价,往往是很大的。农民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个和民族独立紧相关联的问题而进行的叛乱和起义,迄今为止,由于没有同无产阶级结成同盟,没有能够成功。正如1938年第四国际成立代表大会关于“远东的阶级斗争和战争”的决议所指出的:“同一切城乡被压迫群众建立同盟,把自己提高到统治阶级的地位,从而担当起促使民族问题早日获得解决,并为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的双重任务的,是无产阶级。” 土地革命,从性质上说,是不断革命。它包括一系列的措施和经济性、社会性改造,而这些措施和改造只能是社会的社会主义重建的一部分。在资本主义灾难性的没落时期,在农村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力量对比的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无法想像的。土地革命包括对大地主进行剥夺;把土地收归国有;包括在平等的基础上把收归国有的土地分给农民,井且,作为开始,宣告一切抵押权及其他债务为无效;包括把收归国有时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基础上组织起来的那一部分土地改成国营农场,在另一些土地上建立集体形式;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工业化;包括小规模的种植相称地朝着国营种植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采取用低廉价格供应肥料和装备的办法,彻底地帮助贫苦农民;包括填平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鸿沟,以及发展城市工人同小农户之间现有的关系。 由此可见,土地革命可以说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行社会重建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就必须在一个工农政府里实行与农民粘成联盟的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就,一般情况,必须要有一个武装的政府来实现土地革命的复杂任务,而实现这项任务是该政府总的经济政策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盟不仅是农民为了进行彻底的反对封建、半封建和反对资本主义压迫所必需;无产阶级不仅是在农村里发动阶级斗争时能够把分裂的、动摇的、犹豫不定的和受制于人的农民引上土地革命的道路的唯一阶级,而且这种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联盟必须在工农政府的形式下继续下去。由工人领导阶级掌握政权是继续进行和实现土地革命的一个先决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动荡,加速了无产阶级人数的增长,加速了无产阶级的集中化,也加速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的觉悟的提高。 如果说,在殖民地里,无产阶级人数不多和缺乏基本工业,对于无产阶级不利,那么,反过来,由于他们不久以前原来就是农民,由于他们同农村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们同农民中最贫苦阶层粘成同盟却极其容易。 在远东的许多殖民地国家里,自从第三国际成立以后就存在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这些运动曾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并且通过工人群众,深入到某些农民阶层中去。 但是,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而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人运动的巨大发展。这种工人运动的组成对于群众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因素,并且有利于提高斗争的水平。在远东,日本统治崩溃的结果是在日本本国和朝鲜组成了强大的工会运动。这些运动表现了伟大的要求精神和伟大的战斗精神。1946年3月,在朝鲜发生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总罢工;在日本,运动一直没有停止。在中国,无产阶级也在各大工业中心恢复了斗争。在印度,大战结束以后,工会斗争在各大工业中心,特别是在马德拉斯和孟买,也有了巨大发展。印度托洛茨基主义者对群众的影响取得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工会及合理要求斗争对群众的影响取得的发展,是一个特点。 在近东和中东的反动的半殖民地国家里,工人们在强使这些国家承认他们的工会权和组织中央工会权方面,遇到了最重大的困难。在伊拉克,1941年到1944年间取得巨大发展的工会运动,遭到了政府的广泛镇压。埃及的工会也有了互大发展,在这个国家里,自从1945年起,罢工浪潮就不断发生,参加的人数达到好几万〔舒勃拉•阿尔•卡依马纱厂),埃及政府对此进行了最残暴的镇压。 只有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工会运动取得了合法的稳步发展。 在北非,工会运动是以法国总工会一个支部的形式进行的。在突尼斯,原为法国总工会一个支部的工会组织,1946年10月决定自行组织独立的中央工会以便直接参加世界工会联合会。在摩洛哥,摩洛哥人还没有取得组织工会的权利,法律规定凡属摩洛哥人参加工会者处以徒刑,这项法律虽然一般说来并未执行,但仍然有效。尽管有这些困难,摩洛哥的工会还是有了发展,并且最近还领导了重要的罢工。 法属黑非洲1945年才获得工会权。工会运动立即有了广泛的发展,直到当时还完全处于落后状态的地区,例如喀麦隆,广大阶层的政怡觉悟立即出现了一个真正的飞跃。1945年9月作出了在土著居民中成立工会组织的决定。这些组织主要是在冶金业、运输业、建筑业和职员中取得了发展。 在以有色人种为主要问题的南非,非洲人的工会虽说不是完全违法,但它遭受着残暴的镇压;但是,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发展(1947年会月人数达二十五万)。1946年8月,十二万五千名矿工举行了罢工;当局迸行了血腥的镇压。尽管种种的合法威胁能够使工会运动变成完全非法,它还仍旧在继被进行。 最后,1947年4月,在世界工会联合会主持之下,泛非工会会议在达喀尔举行,与会者五十人,他们来自二十一个工会组织,代表着八十万工会会员。法属非洲殖民地工会不受法国总工会的控制而独立,是它得以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有了这种必不可少的独立,还必须要配合一个在中央工会组织内部,根据工会运动发展本身的条件而制定的各工会的进一步集中。 六、斯大林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主义者如何对待殖民地问题(一)殖民地里的斯大林主义者斯大林主义者是从1925年开始,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里奉行阶级合作政策,并且制定了一套理论上的辩解的(中国的四大阶级同盟);例如,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理想化了土著资产阶级的作用。斯大林主义者在同资产阶级进行合作的问题上,最令人作呕的堕落表现是在战争时期;在战争时期,各国共产党为了充分让帝国主义感到满意,自动地宣布了承诺殖民主义。就是为了这个缘故,印度的斯大林主义者曾经宣称反对1942年的起义,并且同英国帝国主义站在一边,赞成打殊死战。也是为了这个缘故,阿尔及利亚的斯大林主义者于1945年赞同了法国帝国主义者的屠杀罪行,并且谴责了阿尔及利亚群众的游行示威,把它说成是法西斯行径。也是为了这个缘故,越南的斯大林主义者(已经并人越盟)违反了本国工农群众的意志,主张越南加入法兰西联邦。 实际上,不论是在殖民地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斯大林主义者的政策,归根结蒂,是由莫斯科的官僚集团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强加给他们的。在中国,斯大林主义者让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和反对蒋介石而进行的国内斗争,服从于苏联官僚集团同帝国主义的战争同盟。同样,越南斯大林主义者的行径也是为了符合苏联在中国南部占领重要战略阵地的外交活动的需要。中东国家和埃及的各个斯大林主义政党的政策,也是由于苏联同美国及英国作对而强加给他们的。 在同苏联的利益很少有直接关系的非洲各国,土著斯大林主义者服从宗主国斯大林主义者的需要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服从被剥削者群众的利益的程度。 斯大林主义者的亲殖民主义政策对这些政党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在苏美关系陷于紧张之后,他们不得不作出同他们在欧洲不得不作出的转变或多或少相吻合的转变。就是这样,阿尔及利亚的斯大林主义者用了比对待帝国主义还要强的斗争性,来寻求同民族主义组织(宣言之友和阿尔及利亚人民党)重归于好,但却拒绝表示赞成同宗主国决裂,并且继续充当法兰西联邦的捍卫者。 进一步走向农民是各殖民地斯大林主义者政策的倾向之一,但并不是走向农民中最贫苦的阶层,而是走向他们的某些中间阶层。中国的苏维埃地区便是最富有特点的例子。中国“苏区”在一开始时是农民继1926—1927年革命被粉碎后举行的起义。起义的结果是有些队伍组织了起来,并在中国北部若干地区或多或少地站住了脚。在这些“苏区”里,斯大林主义的领导者(毛泽东)奉行的政策是要把一些富裕农民组织起来。由斯大林主义者们组织起来的越盟的土地纲领,其目的是从革命一开始就要保持住地主对他们的支持;越盟的领导者禁止分土地,不同意废除一切特权和抵押权,不同意取蹄高利贷。 殖民地国家的斯大林主义者主张阶段革命论,主张在谈论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的问题以前,必须先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的理论。 (二)宗主国的斯大林主义政党和殖民地在宗主国里,各斯大林主义政党关于殖民地问题的政策同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政策是一回事。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个宗主国里的斯大林主义政党都为一种殖民地政策辩护,而这种政策,同社会民主党的传统的和反动的殖民地政策相比,并无二致。由于有了“在一个国家里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苏联同资本主义世界可以和平共处”这样两条理论,宗主国里的斯大林主义政党都是在同帝国主义实行阶级合作的范围内来做工作。因此,在关于殖民地的问题上,这些政党都是使它们的政策,一方面充分和绝对地服从、符合并配合克里姆林宫对于它们自己的帝国主义采取的政策,另一方面,它们也使自己的政策充分和绝对的服从、符合并配合它们自己同这个帝国主义列强从而产生的关系。就这样,从1939年到1941年,宗主国的斯大林主义者仍曾经不时地重新扯起他们那面被玷污了的、为争取殖民地的独立而斗争的旗帜;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促进殖民地的解放,而是为了使帝国主义难堪,并且为重新同它言归于好和为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同克里姆林宫之间的勾结营私创造条件。他们把他们的宣传工作严格地限制在他们的阶级合作的基本政策上。从1939年到1941年,宗主国的斯大林主义者把独立的口号完完全全丢在脑后,他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想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捆绑起来,交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到了1945年以后的年代里,当斯大林主义者在一系列欧洲国家里进入了资产阶级的内部之后,他们对待殖民地、甚至是对待他们在某些殖民地(越南〕兄弟党的那种叛徒态度,就十分表面化了。法国共产党的部长和官僚们帮助镇压了阿尔及利亚的起义,投票赞成了对越南的独立斗争进行可耻讨伐的战争拨款,宣布了赞成“法兰西联邦”,参加了对法属黑非洲的管理和殖民统治。意大利共产党的议员们曾经高呼,但他们的高呼不是为了要求给予意大利已然丧失的非洲帝国以独立,而是要求部分地恢复意属非洲帝国。荷兰的斯大林主义者在给予印度尼西亚以援助方面,连个小姆指也没有动过。相反地,他们倒企图把印度尼西亚置于“‘荷兰联邦”范围以内而加以扼杀。他们谴责了坦•马喀喀的英勇斗争;他们具备了不肯妥协的革命者和民族主义者。他们投票赞成灵戛加第条约并且主持了印度尼西亚资产阶级投降派同荷兰政府的合作。以上就是宗主国斯大林土义者不同程度的可耻作用。 西班牙内战时期,他们拒绝给予摩洛哥独立;阿比西尼亚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时,他们展开了阴险的“制裁”运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个宗主国里的斯大林主义政党又在殖民地问题上作出了种种空前的背叛。他们的整个殖民地政策表明,他们在自己国内的阶级合作的基础上,在对外政策方面的克里姆林宫的阶级合作的基础上,起着帝国主义代理人的作用。 (三)1947年的向“左”转和殖民地共产国际情报局的成立,标志了斯大林主义的一个向“左”转的开端。1947年的转变为斯大林主义政党在殖民地国家和宗主国里的政治背叛行为,打开了一个新阶段。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斯大林主义者在其领导和指挥的斗争中,作出了一再的背叛,如今的向“左”必不可免地要暴露其局限性,暴露其在中国和越南完成土地革命方面的无能;暴露其制止作用(在爪哇接受同荷兰的妥协,在越南接受同法国人的妥协)和公开的反革命性(暗杀托洛茨基主义者及积极分子,策划阴谋,拘捕监禁,对群众实行武装干涉等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实现首要任务,即土地革命,解决民族问题,为争取彻底的民主而一斗争以及推翻帝国主义等方面,斯大林主义者必然会像过去一样,充分地表现为无能为力。 但是,特别是在殖民地里,共产党有一种双重的和互相矛盾的作用:一方面是斯大林主义的思想和政策,另一方面是强大的基层工人和群众。基层群众不止一次地同“阶级同盟”及“阶段革命论”的思想发生了冲突。在未来的革命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相竞赛的时期里,斯大林主义政党将不得不一方面紧紧抓住它们的基层群众不放,把他们引上斗争,另一方面则小心翼翼地限制这些斗争,使之符合美国和苏联政府的新协定和新交易。在殖民地里的革命危机中,领导着斗争的斯大林主义者必然要同群众的革命热情发生冲突,尽管在某些时刻这种革命热情是由斯大林主义者自己发动起来的。这种基于群众的要求而高涨的革命热情,将会在不同的共产党基层里表现出来。倘若缺乏一个第四国际的党,共产党里的这些基层战士将会被斯大林主义机器加以肉体上的消灭。或 者是由于孤立,而惶惑迷惘及士气沮丧。在这种危机中,一个革命党的出面,不但可以把几百万共产党具积极分子从斯大林主义的恐怖和失望中拯救出来,而且可以把他们集合在一个具正的革命党里。第四国际参加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千百万勇敢的共产党积极分子的反帝斗争,并对斯大林主义的政策及思想加以无情地揭露和打击,让斯大林主义政党的积极分子和领导逐步地深入了解第四国际的纲领,第四国际就一定能够在斯大林主义具有力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克服斯大林主义的障碍,找到通向群众及群众的行动的党的桥梁。在殖民地的斗争时期里,毫无疑问还会发生其他的,争取共产党基层群众积极分子的机会。第四国际在各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的党,只要在反斯大林主义时,把强硬的、坚韧不拔的和无倩的斗争,同最灵活的策略结合运用,以便接近共产党的基层党员,它们就一定会战胜斯大林主义,一定会在殖民地里,镇导着同农民结成联盟的无产阶级,及其他一切被压迫者,走上实现不断革命各项任务的道路。 (四)社会民主党传统的社会民主党没有能够在殖民地里扎根。虽然说,像印度社会党这样一个组织,基本上是在改良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行事,但是它当初井非是作为宗主国社会党的一个侧翼出现,而是在民族解放的基础上,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左翼出现的。 虽然如此,对于殖民地的被压迫者来说,社会民主党在宗主国里的作用,仍然具有一种现实的意义。在殖民地问题上,社会民主党,不论是英国工党还是法国、荷兰、比利时,,一等等社会党,一道是以帝国主义代理人的角色而出现并工作的。不论是在上述情况下,或者是在总的方面,社会民主党的政策同斯大林主义政党的殖民地政策毫无二致。然而,斯大林主义政党的背叛系以阶级合作为基础,这种阶级合作系来自它们同克里姆林宫的联系;社会民主党的背叛,其基础也是阶级合作,但这种阶级合作系来自它们同资产阶级和工人贵族的物质联系;这种工人贵族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进行超额剥削的产物。在殖民地问题上,这个因素斌予了社会民主党的殖民地政策以较大的连续性,平均性及稳定性,显示了社会民主党同斯大林主义党的区别。法国的社会民主党是个典型的例子。“解放”以来,法国的社会民主党向法国帝国主义提供了它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领导干部(直到1947年的殖民部,总督……等等),这些领导干部主持了针对殖民地各国人民的一些血腥镇压(在阿尔及利亚特克西耶、沙台诺和那厄日嫩的大屠杀,在马达加斯加尔葛培特的大屠杀,在突尼斯蒙斯的大屠杀)。 英国工党是个古典的例子。它一方面是从工人贵族中诞生的,并由新兴的英帝国主义用从殖民地搜刮来的超额利润加以豢养的政党,另一方面则是在英帝国处于最不稳定和最被削弱的时刻成了最强大的政党。归根结蒂,英帝国主义的四分五裂以及它在远东的后撤,激化了英国工人阶级;英国工人阶级把这个政党捧上了台,为的是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身为帝国主义超额利润的历史性产儿的英国工党,必然要到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里去力图恢复帝国主义统治,因此它完全不可能从殖民主义剥削的利益中,解放英国工人阶级。这种解放是使英国无产阶级摆脱靠工资度日的处境的先决条件。 英国工党已经向殖民地群众证明了这样一点:英国工党继续奉行英国的统治政策。对于宗主国内的劳动人民来说,英国工党则将日益证明这样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实:英国无产阶蔽针对殖民地奴役主义而进行反叛,而且实际上是全体西欧享有优先权的无产阶级对殖民地奴役主义而进行反叛,以及他们针对在殖民地上分享任何利润和任何份额而作出拒绝,是他们本身获得阶级解放的一个根本条件: 此外,一般社会民主党所提供的教训,特别是英国工党所提供的教训证明:宗主国工人阶级,不但必须同帝国主义决裂,推翻自己的资本家主人,并把本国的资本家阶级看作是一个帝国主义阶级;而且,在和帝国主义决裂的同时,宗主国工人阶级还必须同殖民地无产阶级及被压迫者联结起来。不但必须坚决粉碎帝国主义在宗主国与殖尺地间设置的帝国主义的奴役性纽带,而且必续把这种纽带代之以宗主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劳动人民互相团结、互相配合的纽带。历史的发展正有利于这一进程。宗主国无产阶级的觉悟越高,他们就越能迅速地解放自己。从总的方面来说,这项任务所采取的形式将是:在宗主国内同社会民主党决裂,以便同殖民地劳动群众共同推翻帝国主义。以上是在殖民地问题上,半个世纪以来从社会民主党方面得到的主要经验教训。 七、第四国际和殖民地第四国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里的纲领,是根据对于各项发展规律相互配合及不平衡性的理解,以及不断革命论制定出来的: 1.在各个宗主国里,革命党的任务是对一切殖民地的反帝斗争给以无条件的支持;是进行具体的斗争,并用一切办法援助殖民地群众摆脱帝国主义奴役、获得彻底独立;是在“他们本国”展开反对帝国主义的阶级斗争,并把这种斗争看做是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最好的传统范围内,对一切殖民地的运动、斗争和革命,提供具体援助的最好的手段。 当一个帝国主义的军队占领了一个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国家的时候,该帝国主义宗主国里的革命党就要同殖民地的第四国际支部紧密合作,为撤退帝国主义军队而斗争。与此同时,宗主国的革命党要同该殖民地的第四国际支部合作,进行革命宣传,导致宗主国士兵站到殖民地人民的斗争方面来,导致他们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战斗群众进行亲善。 当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对一个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国家发动了战争时,有关宗主国的第四国际支部必须为该帝国主义国家遭受军事上的失败而努力。 2.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里的革命党来说,其任务是为剥夺并推翻帝国主义,为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民族自决而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在农民占压倒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远东,中东,近东,北非),土地革命起着推动力的作用,而在南非,反对帝国主义的主要动力因素,则是反对种族主义和歧祝有色人种以及争取平等和民主权利的运动。第四国际各党,根据各国条件,采取过渡纲领,并且在具体实行各项最先进的过渡口号时,重视各种斗争的成熟性。 第四国际各党为维护殖民地半殖民地年青的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斗争,这主要是要求制定劳工立法(劳动时数,工人代表,社会保险……等等)。 在某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例如中国,制度上的一场严重灾难,可能造成这样一种革命形势,即提出进行武装革命的问题。第四国际正在用号召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成立委员会,号召把这些委员会武装起来,并且在武装起来的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工农政府的办法,为这种发展而动具无产阶级,作出准备。 在中国,第四国际表示反对帝国主义(即美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统治;反对国民党买办资产阶级会同地主阶级、仰仗着帝国主义的支持来反对“赤色”中国的以及国民党中国本身的工人和农民。第四国际于参加并支持一切反对蒋介石及其帝国主义支柱的同时,还进行反对斯大林主义政策及恐怖的斗争;它号召建立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以便实现土地革命,获得民族解放;它为成立工农政府而斗争。 在中国的革命党“支持为斯大林主义者所控制的农民军,并坚决反对想到农村里去恢复旧秩序的国民党的地主阶级。”在中国的革命党宣布,尽管斯大林主义的党进行着反动的领导,这个党的寥胜于无的土地革命还是有它的进步意义,农民们要维护这一点点可怜的果实当然是正确的。因此,在“解放”区里的托洛茨基主义者将会毫不迟疑地同农民站在一边,抵抗蒋介石的进攻,并且,在这同时,在进行这种抵抗的过程中,揭发斯大林主义党的一切妥协及背叛行为,反对它的反动政策。在蒋介石军队的后方,托洛茨基主义者提出了无条件停战的口号,并且支持一切反对战争和争取和平的群众运动(1948年2月13日中国共产主义同盟的决议)。中国的托洛茨基主义者为把斯大林主义者羞羞答答进行的一切改革贯彻始终,直到彻底实现而斗争,并且强调,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缺乏牢固同盟的情况之下,实行土地改革是不可能的。他们为红军的民主化,为把“解放”区里的政权交给由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工农委员会而斗争。 在越南,第四国际赞成为反对法国帝国主义这个头号敌人而进行的斗争。在参加并支持一切反对法国统治的真正斗争的同时,第四国际还谴责企图投靠美帝国主义的保大的任何反革命阴谋诡计及其民族主义的王国。第四国际经常地揭发由斯大林主义者们领导的资产阶级及越盟的妥协政策及其微弱的买办性;第四国际拒绝对于法兰西联邦作出任何承诺;它为反对任何机会主义,为反对任何腐朽的妥协而斗争;它为争取土地革命而斗争,为同法国断绝一切联系而斗争,为实现越南的就一及成立工农政府而斗争。 在印度尼西亚,第四国际把荷兰帝国主义看作首要敌人,反对一切土著资产阶级政党同帝国主义主子达成的任何反动交易,并用为争取印度尼西亚独立的斗争来系统地反对“荷兰联邦”。 在印度,第四国际把推翻英帝国主义(包括征用一切外国企业)及其在印度资产阶级中的合作分子作为首要任务。它认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土著资产阶级已经不再起进步作用。它为争取无产阶级在其反对土著资产阶级及其帝国主义头子的社会斗争中掌握领导权而努力。它号召进行土地革命,并且从同农民订立同盟的无产阶级身上,看到了唯一能够胜任解决土地问题的阶级。农民不能起独立的和领导的作用。第四国际印度支部主张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锡兰实现最彻底的民主,反对任何伪装的制宪议会。它主张彻底的独立,谴责任何诸如自治领地位的帝国统治形式。它为印度取得以自决权及脱离权为基础的自主权而斗争。它谴责将印度和巴基斯坦加以武断地分裂,主张成立各民族享有最充分的自决权的印度社会主义联邦。 在中东、近东以及北非的阿拉伯国家里,第四国际各支部及小组主张,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统一起来,成立自由阿拉伯共和国联邦。这些支部为根除帝国主义—英帝国主义及法帝国主义—,为反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干预,为反对充当帝国主义者同谋的地主阶级,为反对他们的工具:阿拉伯联盟,为争取成立制宪裁会并实现最广泛的民主而斗争。 特别是关于巴勒斯坦,第四国际在犹太人问题上,拒绝“犹太复国主义式的”解决办法,认为这是空想的、反动的;第四国际宣称:彻底废弃犹太复国主义是把犹太工人的斗争同阿拉伯劳动人民的解放斗争、社会斗争和民族斗争合而为一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四国际宣称:要求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迁移出境,这是极端反动的,就像号召压迫者移往一般殖民地国家同样地反动。第四国际的主张是:移民问题和犹太人及阿拉伯人间的关系问题,只有在把帝国主义赶走之后,才能由自由选举产生的、犹太人在其中作为少数民族、享有充分权利的制宪议会来作出适当的决定。 在非洲大陆上,革命党为自由的非洲而斗争。它为一切的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而斗争。它为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反对一切生活领域中的各种各样的种族障碍而进行不调和的斗争。 它为把迅速壮大起来的、年轻的和强大的无产阶级,用工会形式组织起来,并为这个阶级争取镇导权而斗争,因为这个阶级是唯一能够引导各个部落的劳动者以及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阶级,是唯一能够引导非洲群众走向民族解放和自由,从而实现由于他们的民族意识有了广泛地觉醒,向全世界宣布了的伟大斗争的阶级。革命党为推翻并彻底驱除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等帝国主义而斗争。它为非洲一切国家全体劳动者的独立和自决而斗争。 ※ ※ ※ 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布尔什维主义组织方法为基础的党,殖民地革命的复杂任务就不可能得到解决。在殖民地里的、建立在上述两项基础之上的唯一的政党,是第四国际各支部。这些政党掌握了理论的、政策的以及组织的必不可少的思想和方法,但它们经常地面临把自己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群众党的任务。殖民地斗争史已经多次通过反面的例子证明,为了领导这些斗争,一面到胜利地完成这些一斗争的任务,必须要有一个革命党。在殖民地里建设第四国际群众党,不能像建设宗主国支部的一种延长物那样来进行,而是要在当地问题的条件、特点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来进行;第四国际群众要融会贯通这些问题,并使第四国际的世界纲领适用于这些问题。革命党的方向不是居民当中因其所享有的特权和其在政治、社会的联系方面,同帝国主义及其同盟者联系在一起的那些阶层。相反的,这些政党的方向是城市和乡村、在社会方面和民族方面,最受剥削、最受压迫的那些人。革命党的基础首先是大城市的无产阶级,是发展城市无产阶级同农业劳动者的联盟,发展城市无产阶级和农业劳动者同贫苦农民,以及一般被压迫者的联盟。党从事于把这些国家的全体劳动者、全体被压迫者进行的斗争导向胜利的工作。第四国际的党以此为方向,并且特别把自己的工作拿到业已在工会中组织起来的劳动者中去进行;这些工会的最好的成员应该成为第四国际在这条道路上的最坚定的干部。凡是工会运动有了发展的地方,第四国际各支部就为争取对于组织起来的劳动者的领导权而努力;第四国际各支部从事尚未组织起来的劳动者的组织工作;这乃是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党避免抱有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幻想的唯一保证。凡是劳动者由于一些种族上的理由,由于一些特权阶层的理由,或是由于一些宗教上的理由而产生了分裂的地方,第四国际各支部就该一般是在无产阶级历史命运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只能是失去他们的锁链的那一部分无产阶级的基础上,进行反对种族主义、反对特权阶层成见的斗争。※ ※ ※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建设第一批真正的工人政党的任务,落在了第四国际的身上。第四国际的使命是让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不再遭受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遭受过的痛苦的失败。第四国际是把殖民地年青的无产阶级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真正地联合在它领导之下的第一个国际。时至今日,它的思想已经能够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越过铁幕,透过丛林,跨过海洋,从黑非洲到日本,从朝鲜到埃及。第四国际将在这些工人阶级遭受过失败的处女地上作出准备,使之发生到目前为止,史无前例的大转变。通过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革命的继续前迸,世界上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一定会达到先进国家那样的工业及文化水平。通过在美洲、欧洲、亚洲及非洲互相配合的进一步的革命斗争,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奴役,一定会被摒弃,成为过去,并且一定会在一切现代的和落后的大陆上,让位于社会主义建设。 |